[發明專利]一種減少卷積碼譯碼誤檢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65122.8 | 申請日: | 2013-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023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乃博;徐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麗杰 |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行調度 卷積碼譯碼 上行調度 卷積碼 誤檢 譯碼 校驗 方法和裝置 預設條件 中間信息 判定 下行調度信息 通信領域 誤檢概率 下行 上行 攜帶 保存 | ||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公開了一種減少卷積碼譯碼誤檢的方法和裝置,能夠降低卷積碼譯碼誤檢概率。該方法包括:對上行調度卷積碼和/或下行調度卷積碼進行譯碼,保存譯碼的中間信息,上和/或下行調度卷積碼分別為攜帶上和/或下行調度信息的卷積碼,譯碼得到的數據分別為上行調度數據或下行調度數據;對上行調度數據或下行調度數據進行CRC校驗;如果上和/或下行調度數據CRC校驗正確,則結合譯碼的中間信息,對上和/或下行調度數據,進行二次校驗;若上行調度數據二次校驗的結果滿足上行預設條件,則判定上行調度卷積碼譯碼正確,否則為誤檢;若下行調度數據二次校驗的結果滿足下行預設條件,則判定下行調度卷積碼譯碼正確,否則為誤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減少卷積碼譯碼誤檢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通信系統中,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一組物理資源粒子的集合,其上承載上下行控制信息,根據其作用域不同,PDCCH承載信息區分公共控制信息和專用控制信息,公共搜索空間用于搜索公共控制信息,專用搜索空間用于搜索專用控制信息,搜索空間定義了盲檢的開始位置和信道搜索方式,PDCCH信道主要承載著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信道的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不同終端的PDCCH信息需要通過該終端對應的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無線網絡臨時鑒定)信息區分,即該終端的DCI的CRC(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循環冗余碼校驗)由RNTI加擾。PDCCH中承載的是DCI,包含一個或多個UE(User Equipment,用戶終端)上的資源分配和其他的控制信息。在LTE中上下行的資源調度信息都是由PDCCH來承載的。一般來說,在一個子幀內,可以有多個PDCCH。UE需要首先解調PDCCH中的DCI,然后才能夠在相應的資源位置上解調屬于UE自己的PDSCH信道中的信息,然后才能得到屬于自己的廣播消息、尋呼消息及自己的數據等。
卷積碼是一種常用的信道編碼技術,在移動通信系統中廣泛使用。常用的卷積編碼器結構如圖1所示。在LTE中,為了進一步提高編碼效率,PDCCH采用了咬尾卷積碼,咬尾卷積碼要求編碼器的初始狀態和末狀態相同,傳統的卷積編碼器初始狀態都為0。此外卷積碼是一種糾錯編碼技術,通常會和檢錯碼聯合使用,常用的檢錯碼是CRC(循環冗余碼校驗,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碼,在使用時,先在發送的數據末尾加上一定長度的CRC校驗碼,然后再進行卷積編碼,接收的時候則相反,先進行卷積譯碼,然后進行CRC校驗,如果CRC校驗通過,則認為卷積譯碼正確,否則認為卷積譯碼錯誤。
由于CRC校驗碼存在一定的誤判概率,即有可能譯碼是不正確的,誤判概率也稱誤檢概率。即在譯碼不正確時,CRC校驗也會通過,在假設譯碼輸出數據完全隨機的前提下,這個概率理論上等于(1/2^L),其中L為CRC的長度。通常情況下,認為這個誤判的概率很低,可以忽略,然而實際應用中發現在有些情況下是不能忽略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聯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651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