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磁記錄頭及采用其的磁記錄再生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61321.1 | 申請日: | 2013-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249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鴻井克彥;湯淺裕美;清水真理子;村上修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 |
| 主分類號: | G11B5/127 | 分類號: | G11B5/1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陳海紅;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記錄 采用 再生 裝置 | ||
相關申請
本申請以日本專利申請2013-174606號(申請日:2013年8月26日)作為基礎申請,享受優先權。本申請通過參照該基礎申請,包含基礎申請的全部內容。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磁記錄頭及采用其的磁記錄再生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硬盤驅動器的記錄密度,提出了基于能量輔助的磁記錄頭。除了基于熱的輔助,還提出基于自旋轉移力矩(STT)的高頻(微波)輔助技術等。
在高頻輔助技術時,振蕩元件的振蕩強度越高,輔助效果越佳。但是,若升溫到硬盤驅動器操作溫度附近,則存在高頻振蕩衰減、消失的問題,因此必須冷卻振蕩元件。
例如,垂直通電元件的冷卻可以采用珀耳帖效應。垂直通電元件中的基于珀耳帖效應的冷卻現象,報導了將Au/Co接合用作垂直通電元件的一部分的例子和/或在Au/Ni-Cu接合處獲得與Δ200℃的冷卻效果相當的電壓變化的例子。另外,也提出了利用該冷卻效果的再生頭的提案。
珀耳帖效應是指在異種材料的接合處流過電流時產生吸熱·散熱的現象。利用珀耳帖效應時,在異種材料的接合面處產生電勢差,電子的電勢上升時吸熱,下降時發熱。該珀耳帖效應是1834年由讓-查爾斯·珀爾帖發現的現象,冷卻效果用以下的式表達。
ΔQ=Π?I?Δt
這里,ΔQ是從接合部散熱或者吸熱的熱量,Π是物質固有的帕爾貼系數,Δt是電流流過的時間,I是電流。冷卻或者過熱的效率由物質固有的帕爾貼系數確定,因此,必須選擇用于高效冷卻的材料組合。
但是,難以將垂直通電元件的冷卻方法直接用作高頻輔助頭的冷卻方法。這是因為,在垂直通電元件和/或再生頭中,除了主要部分的元件外,僅有電極的單純的構造,因此,由元件的部分吸熱,與其對應的散熱在遠離的電極進行即可,但是,高頻輔助頭的高頻振蕩元件被主磁極和/或輔助磁極夾持,是在電流通路包含主磁極和/或輔助磁極的復雜構造體。而且,還存在主磁極和/或輔助磁極必須是具有高飽和磁化的FeCo合金的制約。這樣的制約中,難以高效地冷卻高頻振蕩元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高頻輔助磁記錄頭、磁頭裝配件及磁記錄再生裝置,在被主磁極和/或輔助磁極夾持的高頻振蕩元件中,即使在操作中的溫度高的環境下,也可以使高頻振蕩元件的溫度保持低,振蕩不會劣化。
根據實施例,提供一種磁頭,其特征在于,包含:
向磁記錄介質施加記錄磁場的主磁極;
與該主磁極一起構成磁路的輔助磁極;以及
設置在該主磁極和該輔助磁極之間,能夠從上述主磁極向上述輔助磁極通電的振蕩層疊體,
上述振蕩層疊體中,與通電方向垂直的截面積比該主磁極的截面積小,
并包含從該主磁極側按順序層疊的:第2磁性層,具有比從該主磁極施加的磁場小的矯頑力,磁化發生微波振蕩;第1磁性層,由不同于該第2磁性層的金屬,具有比從該主磁極施加的磁場大的矯頑力,向該第2磁性層注入自旋轉移力矩;用于切斷該第1磁性層和該第2磁性層的直接磁耦合的非磁性中間層,
在上述振蕩層疊體和上述主磁極間設置冷卻發熱材料,
該冷卻發熱材料包含從該振蕩層疊體按順序層疊的:
具有與上述振蕩層疊體的截面積相同截面積的第1熱電材料層;
具有與上述振蕩層疊體的截面積相同截面積的第1金屬材料層;
具有與上述主磁極相同截面積的第2金屬材料層;以及
具有與上述主磁極相同截面積的第2熱電材料層。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的磁頭的一例的圖。
圖2是珀耳帖效應的概念圖。
圖3是實施例的磁頭的其他一例的概略圖。
圖4是可搭載實施例的磁頭的磁記錄再生裝置的概略構成的要部立體圖。
圖5是實施例的磁頭裝配件的一例的概略圖。
圖6是示意表示第1實施例的磁頭的構成的一例的截面圖。
圖7是實施例1的R-V曲線的一例。
圖8是比較例1的R-V曲線的一例。
圖9是示意表示第2實施例的磁頭的構成的一例的截面圖。
圖10是示意表示第4實施例的磁頭的構成的一例的截面圖。
圖11是示意表示第5實施例的磁頭的構成的一例的截面圖。
圖12是示意表示第6實施例的磁頭的構成的一例的截面圖。
圖13是示意表示比較的磁頭的構成的一例的截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未經株式會社東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613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