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飛機壁板開口結構數(shù)值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660652.3 | 申請日: | 2013-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9987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段世慧;常亮;王立凱;張國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6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壁板 應力分布 開口處 長桁 飛機壁板 剛度矩陣 廣義位移 開口結構 數(shù)值分析 矩陣 本構關系 強度要求 離散化 下壁板 元模型 分析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飛機壁板開口結構數(shù)值分析方法,節(jié)省時間和分析成本。技術方案包括:(1)建立壁板開口處有限元模型,通過對模型的離散化得到在該模型下壁板開口處結構的剛度矩陣;(2)根據(jù)剛度矩陣、周圍結構傳給開口處的載荷,生成結構廣義位移;(3)根據(jù)結構廣義位移矩陣和材料的本構關系計算每個單元的應力分布;(4)根據(jù)單元的應力分布計算等效長桁的應力分布和等效壁板的剪流分布;(5)將計算得到的等效長桁的應力和壁板的剪流,與長桁的材料許用值進行比較,如果應力值在材料許用值范圍內(nèi),該部位滿足強度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數(shù)值仿真技術,涉及一種飛機壁板開口結構強度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飛機設計中,開口是必不可少的,開口的作用有:為最終組裝和維修提供可達的通道,腹板上開孔達到減重的效果,為導線束、液壓管線、操縱連桿、液體管道等留出通道,維修檢查孔等。對飛機壁板開口結構而言,常規(guī)的數(shù)值分析方法有工程分析方法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兩種。
對于簡單的開口結構,如橢圓形翻邊結構,通常用于機翼和尾翼承受中小載荷或中等載荷的翼肋腹板。這些開孔腹板的強度常常采用工程分析法,需要借助經(jīng)驗設計曲線與數(shù)據(jù)。而對于結構比較復雜和承受載荷比較復雜的壁板開口結構,往往需要進行有限元模擬和全面的細節(jié)分析,需要大量的有限元建模和分析工作。在建立細節(jié)有限元模型時,對模型簡化得太細,會導致總體模型過于龐大,也會出現(xiàn)由十分細小的網(wǎng)格到典型網(wǎng)絡過渡上的困難;簡化得太粗可能得不到理想的分析結果。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目的:提供一種飛機壁板開口結構數(shù)值分析方法,節(jié)省時間和分析成本。
技術方案:一種飛機壁板開口結構數(shù)值分析方法,包括:
(1)建立壁板開口處有限元模型,通過對模型的離散化得到在該模型下壁板開口處結構的剛度矩陣;
(2)根據(jù)剛度矩陣、周圍結構傳給開口處的載荷,生成結構廣義位移;結構廣義位移計算公式為,
{F}=[K]·kpoghrc
其中:{F}為載荷形成的載荷陣,[K]為結構的剛度矩陣,jhbbq44為結構廣義位移矩陣;
(3)根據(jù)結構廣義位移矩陣和材料的本構關系計算每個單元的應力分布,計算公式如下:
σx=Eεx
其中:u為廣義位移在該單元的分量;x為廣義位移的方向;εx為單元的應變值;σx為單元的應力值;E為材料本構關系;
(4)根據(jù)單元的應力分布計算等效長桁的應力分布和等效壁板的剪流分布;
(5)將計算得到的等效長桁的應力和壁板的剪流,與長桁的材料許用值進行比較,如果應力值在材料許用值范圍內(nèi),該部位滿足強度要求。
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在飛機總體有限元模型中建立少量的單元來體現(xiàn)開口處的倒角,然后將開口處的多根長桁合并在一起用一根等效長桁代替,減少了分析中長桁的數(shù)量。本發(fā)明計算精度高,計算量小,適用于飛行結構總體模型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壁板開口拐角處有限元模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有開口的蒙皮-長桁壁板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1/4壁板替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1)建立壁板開口處有限元模型,通過對模型的離散化得到在該模型下壁板開口處結構的剛度矩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未經(jīng)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60652.3/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