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用地兼容性的土地利用混雜度評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59117.6 | 申請日: | 2013-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142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田莉;梁印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9/00 | 分類號: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用地 兼容性 土地利用 混雜 評價 方法 | ||
1.一種基于用地兼容性的土地利用混雜度評價方法
第一步確定單元格尺度
一個單元格即一個正方形,根據所要分析的用地面積確定單元格的尺度大小,邊長取值范圍為[50m,200m],
當用地面積≤5km2時,邊長取50m;
當5km2<用地面積≤20km2時,邊長取50m—100m;
當用地面積>20km2時,邊長取100m-200m;
第二步布設網格
一套網格由9個或9個以上同等大小的單元格組成,一個居住斑塊對應一套網格,并以每個居住斑塊的重心作為單元格的中心來布設網格,網格最終要能覆蓋整個居住斑塊;
第三步確定分析單元
首先,定義分析單元,一個分析單元由居住用地斑塊重心所在的居住單元格和周邊與其相鄰的8個單元格組成;分析單元是進行混雜度計算的最小單元;
其次,對居住用地、工業倉儲用地提出不同的斑塊定義規則:
一、針對居住用地:
一個居住斑塊根據其面積大小可以由一個或多個居住單元格組成,居住斑塊面積越大,對應的居住單元格數量也越多,具體規則如下:
(1)對于面積小于單元格的孤立居住斑塊,或者是兩個面積小于單元格的孤立居住斑塊其重心處于同一單元格內時,將其定義為一個居住單元格;
(2)對于任何兩個重心不處于同一單元格的相鄰居住斑塊,如果它們邊界之間的空隙足夠大,斑塊之間的垂直距離≥50m時,作為兩個相互獨立的居住斑塊;否則,合并計為一個居住單元格;
(3)對于伸展跨越若干個單元格,但又未填滿各個單元格的狹長或不規則的異型居住斑塊,采用割補法:如果超過主體所在單元格的面積小于單元格的1/2,則超出面積被忽略;否則,該超出部分將被定義為一個居住單元格;
二、針對工業倉儲用地:
引進忽略比例H的算法,即在混雜指數的計算過程中,當工業倉儲用地占其所在單元格的面積小于單元格面積與忽略比例的乘積時,該工業倉儲用地被忽略不計,反之,記作一個工業單元格;忽略比例H的取值范圍為(0,1],并按照不同類工業倉儲用地對居住用地的影響程度來確定忽略比例的大小,污染越大,忽略比例越小;三類工業(M3)、二類工業(M2)、一類工業(M1)三種工業用地對居住用地的污染程度依次降低,因此,三種工業用地的忽略比例則依次上升,即HM3<HM2<HM1;
第四步單元格賦值
采用“九宮格,即3×3”作為賦值的輔助工具,對每個居住斑塊所涉及的分析單元進行賦值,賦值規則如下:
(1)以該居住斑塊所在的單元格作為九宮格的中心單元格,賦予其一個“基礎值”為“1”;
(2)對中心單元格的每一個相鄰單元格賦予一個“鄰值”,鄰值大小按照周邊用地與居住用地的兼容性來賦值,對居住環境影響越大,越不兼容,賦值越高,具體賦值規則如下:
a.如果相鄰單元格覆蓋的建設用地同為居住用地,那么此網格的“鄰值”就是“0”;
b.若是工業倉儲用地,則按照《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中針對這些用地與居住用地的兼容性來賦值:一類工業用地為對居住和公共環境基本無干擾、污染和安全隱患的工業用地,賦值為“1”;二類工業用地為對居住和公共環境有一定干擾、污染和安全隱患的工業用地同類用地,賦值為“2”;三類工業用地為對居住和公共環境有嚴重干擾、污染和安全隱患的工業用地,則賦值“3”;倉儲用地統一賦值為“1”;
c.若相鄰單元格覆蓋的建設用地是居住、工業倉儲之外的用地類型,統一賦值為“0”;
(3)在圖示中,將基礎值:1和鄰值:0、1、2或3標示于網格;
(4)每個居住分析單元的總賦值等于“基礎值”加上其周邊8個相鄰網格賦予的“鄰值”;
第五步混雜度指數MDI(Mixed?degrees?Index)計算
針對某一個居住分析單元j的混雜度指數計算方法為將其實際的混雜賦值和可能的理論最大值,即25進行比較,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n是分析單元j中被居住用地斑塊覆蓋或者切割的居住單元格數目;ni代表在分析單元j中第i個居住單元格的混雜賦值;25為一個居住單元混雜程度的最大賦值;
混雜度指數MDI值范圍為[0,1],當居住用地周邊為居住用地或除工業倉儲之外的其他用地時,混雜程度最小,值為0;當居住用地周邊都是三類工業用地時,混雜程度最大,MDI值為1;其他情況混雜指數MDI值為0到1之間,混雜度指數MDI越大,用地越混雜,居住環境越差;根據MDI指數的大小可以獲得基于居住環境效應的工業倉儲、居住用地混雜度評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用地兼容性的土地利用混雜度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元格的尺度,邊長取100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5911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更換V形絕緣子串的前端卡
- 下一篇:帶輪內孔端面軸向長度測量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字數據處理
G06F19-00 專門適用于特定應用的數字計算或數據處理的設備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學,即計算分子生物學中的遺傳或蛋白質相關的數據處理方法或系統
G06F19-12 ..用于系統生物學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動態模型,遺傳基因管理網絡,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絡或新陳代謝作用網絡
G06F19-14 ..用于發展或進化的,例如:進化的保存區域決定或進化樹結構
G06F19-16 ..用于分子結構的,例如:結構排序,結構或功能關系,蛋白質折疊,結構域拓撲,用結構數據的藥靶,涉及二維或三維結構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組學或蛋白質組學的,例如:基因型–表型關聯,不均衡連接,種群遺傳學,結合位置鑒定,變異發生,基因型或染色體組的注釋,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蛋白質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