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閥芯和水路控制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56715.8 | 申請日: | 2013-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426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林孝發;林孝山;梁紹團 | 申請(專利權)人: | 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1/02 | 分類號: | F16K11/02;F16K31/12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 |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路 控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閥芯,特別是涉及一種操作省力、操作行程短的閥芯和水路控制閥。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閥芯按其操作方式主要可分為三類:轉動式閥芯、提拉式閥芯和按壓式閥芯,其中,提拉式閥芯和按壓式閥芯大同小異,均是采用可軸向移動的控制桿來實現水路的開啟或關閉,具體是在控制桿上設置封堵結構,通過軸向移動,使該封堵結構封堵或離開閥殼的進水孔,從而達到開關水的目的。然而,無論是提拉式閥芯,還是按壓式閥芯,均存在如下不足之處:控制桿的封堵結構直接封堵閥殼的進水口,導致其受到的水壓力很大,人手操作控制桿時,需要用較大的力氣;當其采用彈性件供控制桿自行復位時,該彈性件也需要克服水壓力作用,導致彈性件容易出現使用疲勞,影響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閥芯和水路控制閥,其具有操作力度小、操作行程短等特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閥芯,包括具有兩端通透結構的閥殼、控制桿、水壓控制件、水路控制密封件和毛細孔形成構件;水壓控制件形成具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的水壓腔,閥殼側面設有副出水孔、主出水孔,其中一端為進水端;水壓控制件和水路控制密封件分別套裝于閥殼內,且水路控制密封件對水壓控制件的第二開口周圈形成密封,水路控制密封件具有受水壓力差作用可發生彈性形變以溝通閥殼的進水端與主出水孔的變形部,該變形部直接或間接與閥殼的主出水孔密封配合;毛細孔形成構件套裝于水路控制密封件,并形成有用于溝通水壓腔與閥殼進水端的毛細孔;水壓腔的第一開口與閥殼的副出水孔相連通;控制桿活動套裝于水壓控制件,該控制桿形成有密封部,通過隨控制桿軸向運動開啟或封堵水壓腔的第一開口;控制桿的一端密封伸出閥殼的另一端外,構成操作部。
進一步的,還包括一具有兩端通透結構的閥座,該閥座套裝于所述閥殼內,對所述水路控制密封件形成限位,該閥座側壁還設有與所述閥殼的主出水孔相連通的第一過水孔,所述水路控制密封件的變形部與閥座的側壁相接觸配合,以開啟或關閉閥座的第一過水孔。
進一步的,所述毛細孔形成構件具有第一通孔,所述控制桿的另一端活動穿套于該第一通孔,且所述控制桿的桿壁與該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間的間隙構成所述毛細孔。
進一步的,所述水壓腔的最小橫截面面積大于所述閥殼的進水端的橫截面面積。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桿還安裝有供其復位的彈性件,該彈性件為一彈性墊,該彈性墊套設于所述控制桿的一端,且其外端緣頂抵于所述閥殼的另一端。
進一步的,所述水壓腔的第一開口處套裝有一密封墊圈,所述控制桿的密封部位于所述控制桿的中段,所述控制桿通過軸向運動使其密封部與密封墊圈相分離或相接觸以開啟或封堵所述水壓腔的第一開口。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桿的密封部位于所述密封墊圈內側,所述控制桿配合于所述閥殼外的一端構成按壓操作部。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桿的密封部位于所述密封墊圈外側,所述控制桿配合于所述閥殼外的一端構成提拉操作部。
進一步的,還包括一固定墊,該固定墊安裝于所述閥殼內,對所述密封墊圈的外側形成限位;該固定墊還設有供所述控制桿的一端活動穿過的第二通孔,該固定墊的側面設有與其第二通孔及所述閥殼的副出水孔相連通的第二過水孔。
一種水路控制閥,包括閥本體和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閥芯;閥本體設有進水口、出水口和操作口,所述閥芯安裝于閥本體內,且其閥殼的進水端與閥本體的進水口相密封接通,其閥殼的主出水孔及副出水孔與閥本體的出水口相密封接通,其控制桿的操作部配合于閥本體的操作口處。
本發明的一種閥芯,當操作控制桿,使其密封部與密封墊圈相分離而開啟水壓腔的第一開口時,閥殼的副出水孔也相應開啟。由于水壓腔的進水通道為毛細孔,進水會在毛細孔處形成局部的壓力損失,使得水壓腔與閥殼的進水端之間會形成一個水壓力差,且當該水壓力差比水路控制密封件的變形部的預緊壓縮力大時,水路控制密封件的變形部將沿水壓力差的方向發生形變,使閥殼的主出水孔打開,從而使閥芯處于出水狀態。當控制桿軸向運動,使其密封部與密封墊圈相接觸而封堵水壓腔的第一開口時,閥殼的副出水孔也相應關閉。由于水壓腔的進水通道毛細孔始終處于通水狀態,即水壓腔與閥殼的進水端之間的水壓相互平衡,因而水路控制密封件的變形部將在自身預緊壓縮力的作用下復位,從而關閉閥殼的主出水孔,使閥芯處于關水狀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567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