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天然砂礫最大干密度的測算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654839.2 | 申請日: | 2013-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163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張長林;田耀剛;宋勇;范亞明;薛保貴;趙鐵;李宏超;經(jīng)冠舉;李煒光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長安大學(xué) |
| 主分類號: | G01N9/00 | 分類號: | G01N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事務(wù)所 61216 | 代理人: | 林兵 |
| 地址: | 710064***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天然 砂礫 大干 密度 測算 方法 | ||
1.一種天然砂礫最大干密度的測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預(yù)估料場或現(xiàn)場的含石量;
步驟2:樣品制備
對砂礫樣品進行水篩法篩分試驗,得到超尺寸顆粒含量p和含石量;將砂礫中40mm~60mm的顆粒篩出留樣備用;再將<40mm的顆粒篩為5mm以下和5~40mm兩種;
步驟3:擊實試驗
1)將<5mm和5~40mm的兩種料分別摻配5個混合料樣品組,該5個混合料樣品組的含石量分別為A、A+t、A+2t、A+3t和B;其中,A、B分別為預(yù)估的含石量的下限值和上限值,t=(B-A)/4取整;
2)對于每組混合料樣品,以含水率按0.5~1%的間隔配制至少5個樣品,然后對每組混合料樣品做擊實試驗,擊實試驗后對每組混合料繪制含水率——干密度曲線;
3)由各混合料樣品組的含水率—干密度曲線得到該混合料樣品組的最大干密度。
步驟4:確定含石量與最大干密度的關(guān)系
以含石量為橫軸,最大干密度為縱軸,根據(jù)5個混合料樣品組的含石量以及最大干密度,繪制含石量—最大干密度關(guān)系曲線,并得到回歸公式y(tǒng)=ax+b,其中,x為含石量(%),y為最大干密度(g/cm3),a、b為系數(shù);
步驟5:超尺寸顆粒處理
取40mm~60mm顆粒的留樣,計算得到超尺寸顆粒的毛體積相對密度G′s。
步驟6:最大干密度修正
將步驟2得到的砂礫樣品的含石量代入步驟4得到的回歸公式y(tǒng)=ax+b,計算得到粒徑<40mm的砂礫樣品的最大干密度ρdm;計算修正后的最大干密度ρ′dm。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砂礫最大干密度的測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的具體步驟為:在料場或現(xiàn)場不同部位取不少于4組的砂礫,用5mm、40mm篩分別篩分各組砂礫,得到各組砂礫的含石量,將最小的含石量和最大的含石量得到的含石量范圍上下限各擴大5%作為預(yù)估的含石量。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砂礫最大干密度的測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的計算修正后的最大干密度ρ′dm的公式如下:
式中,ρ′dm為修正最大干密度,g/cm3;ρdm為粒徑<40mm的砂礫樣品的最大干密度,g/cm3;p為步驟2得到的超尺寸顆粒含量,%,G′s為步驟5計算得到的超尺寸顆粒的毛體積相對密度;ρw為水的密度,g/cm3,一般取1。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長安大學(xué),未經(jīng)長安大學(xu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54839.2/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帶有LED感應(yīng)燈的掛衣桿機構(gòu)
- 下一篇:多功能書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