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礦乏風輸送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53932.1 | 申請日: | 2013-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704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袁亮;劉冠學;金學玉;張明;王顯軍;吳志堅;張林;葛婷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安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00 | 分類號: | E21F1/00;E21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芳 |
| 地址: | 232033***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礦 輸送 系統 | ||
1.一種煤礦乏風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該乏風輸送系統包括:風井擴散塔、乏風收集裝置、第一乏風輸送通道和第二乏風輸送通道,其中,
所述第一乏風輸送通道和第二乏風輸送通道分別具有進氣口和排氣口,且在通道內分別設置有至少一臺通風機;
所述風井擴散塔為上下導通的筒體結構,并設置有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風井擴散塔的下端口與所述第一乏風輸送通道的排氣口相連通,所述第一乏風輸送通道的進氣口與煤礦風井相連通;
所述乏風收集裝置包括集風罩和防爆蓋,所述集風罩為上下導通的罩體,并設置有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集風罩的下端口罩設于所述風井擴散塔的上部并固接在所述風井擴散塔的側壁外;所述防爆蓋為一蓋體,蓋合于所述集風罩的上端口;
所述集風罩的罩體側壁開設有通風孔,且所述風井擴散塔的筒體內部空間通過該通風孔與所述第二乏風輸送通道的進氣口相連通,所述第二乏風輸送通道的排氣口與乏風利用設備連通;
所述第二乏風輸送通道的側壁設有能控制該第二乏風輸送通道與外界導通的排氣機構,且所述第二乏風輸送通道的進氣口與所述排氣機構之間側壁上還設置有檢修防爆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乏風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風井擴散塔為喇叭狀塔體,其上端口大于下端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乏風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風罩的罩體上端口的相對側壁開設有凹槽,并沿順直方向延伸形成滑道;
所述防爆蓋具有能與所述凹槽相配合的蓋體端緣,且該蓋體端緣設有能沿所述滑道滑動的滑輪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煤礦乏風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蓋上設有風窗。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煤礦乏風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風罩的外部還設有壓力平衡機構,所述壓力平衡機構包括繩輪架、線繩以及重錘,其中,所述線繩的一端栓有重錘,另一端通過繩輪架與所述防爆蓋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乏風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機構由設置于第二乏風輸送通道側壁上的排氣通道和閉合機構組成,所述第二乏風輸送通道側壁開設有通孔,所述排氣通道形成于該通孔處,所述閉合機構設置于該通孔處,并能被控制對該通孔或排氣通道實現閉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煤礦乏風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機構設置于所述第二乏風輸送通道靠近排氣口的側壁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煤礦乏風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檢修機構為在所述第二乏風輸送通道的進氣口與所述排氣機構之間側壁上設置的檢修防爆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安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平安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5393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和胃保健茶
- 下一篇:綜采綜放工作面液壓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