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浪涌和太陽能聯合發電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651617.5 | 申請日: | 2013-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071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藤予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北電力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N11/00 | 分類號: | H02N11/00;F03B1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吳小燦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浪涌 太陽能 聯合 發電 系統 | ||
1.浪涌和太陽能聯合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平臺支架的浪涌發電裝置,和固定于所述平臺支架上方的半導體溫差發電裝置,所述半導體溫差發電裝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疊合的冷端制冷層、溫差發電半導體元件層和熱端供熱層,所述熱端供熱層通過流體管路連接聚光加熱裝置,所述聚光加熱裝置位于太陽光收集器的底部,所述太陽光收集器通過太陽位置追蹤驅動裝置與所述平臺支架連接,所述浪涌發電裝置包括固定于平臺支架的浪涌發電定子盤,所述浪涌發電定子盤上穿插著若干個浮筒動子,形成若干個浪涌發電單元,所述浮筒動子采用釹鐵硼磁鐵,所述浪涌發電單元通過橋式整流連接單元輸出正極和單元輸出負極,使得浪涌發電單元在浮筒動子隨浪涌的升起和降落中均能沿同一方向輸出電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和太陽能聯合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管路包括流體上行管和流體下行管,所述聚光加熱裝置包括傾斜設置的流體腔,流體腔的高端連接流體下行管的上端,流體腔的低端連接流體上行管的上端,流體下行管的下端和流體上行管的下端連接在熱端供熱層的不同位置,使得被聚光加熱的流體在聚光加熱裝置和熱端供熱層之間形成自循環回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浪涌和太陽能聯合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下行管、所述流體上行管和所述熱端供熱層的裸露表面附加有保溫層,使得所述熱端供熱層內的流體在白天集熱后能夠維持晚間的半導體溫差發電。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和太陽能聯合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制冷層采用熱管制冷,所述冷端制冷層的側面連接有散熱元件,所述散熱元件向平臺支架的下方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和太陽能聯合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光收集器的底部上表面周邊設置有太陽位置傳感元件,所述太陽位置傳感元件連接太陽位置追蹤驅動裝置的控制電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和太陽能聯合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發電裝置包括若干個浪涌發電組,所述半導體溫差發電裝置包括若干個半導體溫差發電組,浪涌發電裝置正極端依次通過單向導通器和充電保護裝置連接儲電裝置正極端,半導體溫差發電裝置正極端依次通過單向導通器和充電保護裝置連接儲電裝置正極端,所述儲電裝置正極端依次通過遙控開關和放電保護裝置連接系統輸出正極,半導體溫差發電裝置負極端、浪涌發電裝置負極端和儲電裝置負極端均連接到系統輸出負極。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浪涌和太陽能聯合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導通器采用二極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北電力大學,未經華北電力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5161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