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軌道車輛前端吸能裝置及軌道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51498.3 | 申請日: | 2013-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915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永貴;陳書翔;龔明;王軍;于洋洋;車全偉;趙士忠;徐宏偉;田愛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F19/04 | 分類號: | B61F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26611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道 車輛 前端 裝置 | ||
1.一種軌道車輛前端吸能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爬板(1),其上設置有橫向設置的多個防爬齒;
第一吸能部,包括第一吸能裝置(2)、第一導向桿(10)以及第一安裝板(5),所述第一吸能裝置(2)一端連接在所述防爬板(1)上,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一安裝板(5)上,所述第一導向桿(10)一端固定安裝在所述防爬板(1)上,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一安裝板(5)并與所述第一安裝板(5)可滑動連接;
第二吸能部,包括第二吸能裝置(6)、第二導向桿(9)以及第二安裝板(7),所述第二吸能裝置(6)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一安裝板(5)上,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安裝板(7)上,所述第二導向桿(9)的一端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一安裝板(5)上,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二安裝板(7)并與所述第二安裝板(7)可滑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前端吸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裝置(2)以及所述第二吸能裝置(6)均為由吸能材料圍成的筒形結構,所述第一導向桿(10)以及所述第二導向桿(9)分別從所述第一吸能裝置(2)以及所述第二吸能裝置(6)的內腔穿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軌道車輛前端吸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板(5)與所述第二安裝板(7)之間還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第二吸能裝置(6)的支撐板(11),所述支撐板(11)與所述第一安裝板(5)以及所述第二安裝板(7)均平行,其邊緣與所述第二吸能裝置(6)的內腔接觸配合,所述支撐板(11)上還設置有供所述第二導向桿(9)穿過的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軌道車輛前端吸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材料為蜂窩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前端吸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向桿(10)為圓柱導向桿,所述第二導向桿(9)為花鍵導向桿,所述花鍵導向桿為中空的筒狀,所述第一導向桿(10)穿過所述第一安裝板(5)后與所述第二導向桿(9)配合,所述第二安裝板(7)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導向桿(9)配合的第一花鍵套(1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前端吸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板(5)上靠近所述防爬板(1)的一側設置有止擋(4),所述止擋(4)的長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吸能裝置(2)吸能后的長度;所述第一安裝板(5)與所述第二安裝板(7)之間還設置有第三導向桿(8),所述第三導向桿(8)一端對應所述止擋(4)的位置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一安裝板(5)靠近所述第二安裝板(7)的一側,所述第三導向桿(8)的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二安裝板(7)并與所述第二安裝板(7)可滑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軌道車輛前端吸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擋(4)設置有2個,對稱地分布在所述第一吸能裝置(2)兩側,與之對應的,所述第三導向桿(8)也設置有2個。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軌道車輛前端吸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擋(4)的頂部設置有輔助防爬板(3)。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軌道車輛前端吸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導向桿(8)為花鍵導向桿,所述第二安裝板(7)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三導向桿(8)配合的第二花鍵套(13)。
10.一種軌道車輛,包括設置在車輛前端的吸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裝置為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軌道車輛前端吸能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5149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使用狀態可轉換的嬰童載具
- 下一篇:軌道車輛及其牽引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