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液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51416.5 | 申請日: | 2013-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572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鄧方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合川區何茗機械加工廠 |
| 主分類號: | B01D36/02 | 分類號: | B01D36/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維 |
| 地址: | 401532***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濾油機,尤其涉及一種濾油機上使用的油液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現有的火力、水力、核力、燃氣、余熱發電、化工、造紙、冶金等設備系統時有發生滲漏、密封不嚴、油液長期處于熱負荷、開放式儲油等現象,空氣中的水分、氣體滲入油液中,導致油中含水、氣體。
因此,常采用濾油機來實現在線過濾凈化,使運行中的油品尚未劣化就得到及時凈化處理,能快速、高效的脫出油中的水分、氣體和雜質。使運行的油品各項指標滿足國家標準,保證機組的調節系統、潤滑系統正常工作。
油液處理裝置是濾油機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現有技術中,油液處理裝置包括進油泵、油液加熱器、真空分離裝置、出油泵和過濾器,真空分離裝置包括真空罐以及設置在真空罐內的霧化器和反應架,進油泵的出油口與油液加熱器的進油口連接,油液加熱器的出油口與真空罐內的霧化器的進油口連接,真空罐的出油口與出油泵的進油口連接,出油泵的出油口與過濾器的進油口連接。反應架主要是一水平設置在真空罐內橫截面上的支撐板,支撐板上開有多個豎直設置的通孔。這種結構的油液處理裝置過濾效果差,霧化效果也較差,霧化后的油液中含水、含氣體率較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快速汽化,脫水、脫氣效率更高,且過濾效果更佳的油液處理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油液處理裝置,包括進油泵、油液加熱器、真空分離裝置、出油泵和過濾器,所述真空分離裝置包括真空罐以及設置在真空罐內的霧化器和反應架,所述油液加熱器的出油口與霧化器的進油口連接,所述真空罐的出油口與出油泵的進油口連接;所述過濾器包括初級過濾器、二級過濾器和精濾器;所述初級過濾器、二級過濾器和精濾器的濾芯內壁設置有螺旋形結構的擾動環,所述初級過濾器的濾芯采用單層過濾網,所述二級過濾器的濾芯采用三層過濾網;所述精濾器的濾芯采用三層過濾網,精濾器的過濾網的橫截面呈波浪形環狀;
所述進油泵的出油口與初級過濾器的進油口連接,所述初級過濾器的出油口與油液加熱器的進油口連接,所述出油泵的出油口與二級過濾器的進油口連接,所述二級過濾器的出油口與精濾器的進油口連接;?
所述反應架包括水平設置在真空罐內橫截面上的支撐板和設置在支撐板上的三層反應環;下一層上的反應環與上一層上的反應環相互錯位設置;所述支撐板上均布數個豎直設置通孔,通孔的孔徑為1.6~1.8mm,支撐板上相鄰通孔之間的距離為4~4.5mm;所述反應環由一鐵片圍成的圓環和鐵片的一端向內彎折形成的折臂組成,所述圓環的外徑為26~28mm;所述反應環豎直設置,下一層上的反應環的內孔與上一層上相鄰的反應環的內孔連通。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圓環和折臂的厚度為1~1.2m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油液首先通過初級過濾器再進行真空汽化,最后通過二級過濾器和精濾器過濾,過濾效果更佳;在支撐板上設置三層反應環,下一層上的反應環與上一層上的反應環相互錯位設置,高溫油液進入真空分離器的霧化器內,通過霧化器油液先形成霧狀,再形成膜狀,油霧在下落的過程中附注在反應環和支撐板上,使其在真空中的接觸面積擴大為原來的近百倍;油中所含的水分在高熱、大表面的條件下得到快速汽化并由真空系統排出,汽化效果大大提高,脫水、脫氣能力極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油液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二級過濾器的濾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反應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進油泵;?2—油液加熱器;?3—出油泵;?4—真空罐;?5—霧化器;?6—支撐板;?7—反應環;?8—初級過濾器;?9—二級過濾器;?10—精慮器;?11—濾芯;?12—擾動環;?13—通孔;?14—圓環;?15—折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如圖1所示,油液處理裝置,包括進油泵1、油液加熱器2、真空分離裝置、出油泵3和過濾器。真空分離裝置包括真空罐4以及設置在真空罐內的霧化器5和反應架,過濾器包括初級過濾器8、二級過濾器9和精濾器10。初級過濾器8、二級過濾器9和精濾器10的濾芯11內壁設置有螺旋形結構的擾動環12,如圖2所示,使進入過濾器內的油液形成螺旋形流動,初級過濾器8的濾芯采用單層過濾網,二級過濾器9的濾芯采用三層過濾網。精濾器10的濾芯采用三層過濾網,精濾器10的過濾網的橫截面呈波浪形環狀,油液經過精濾器10時,使油液精確過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合川區何茗機械加工廠,未經重慶市合川區何茗機械加工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514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