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鐵路車輛控制閥的滑閥副主動潤滑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49409.1 | 申請日: | 2013-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294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申燕飛;劉亞梅;朱宇;張瑞國;楊建平;楊璨;李謀逵;安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制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51/00 | 分類號: | F16K51/00;F16N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劉凱 |
| 地址: | 620010 四川省眉***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鐵路車輛 控制 滑閥 主動 潤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路車輛控制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鐵路車輛控制閥的滑閥副主動潤滑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鐵路主型空氣控制閥均為滑閥式結構,該結構控制閥產生各種控制作用的內部氣路切換全集中在滑閥副上,而控制閥的各個動作點就建立在滑閥副的相對運動基礎上。滑閥副實際為滑閥與滑閥套組成的一對運動副,當滑閥副中的潤滑油損耗完,滑閥副呈現干摩擦狀態時,滑閥面很容易拉傷,導致各控制氣路間產生漏泄,控制作用失效。通過現場調研及各車輛段反饋信息發現,由于滑閥副潤滑不良導致的漏泄故障是運用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改善滑閥副的潤滑狀態成為鐵路滑閥式結構控制閥亟待解決的慣性質量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有效解決因滑閥副潤滑不良導致的控制閥漏泄的慣性質量問題的滑閥副主動潤滑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鐵路車輛控制閥的滑閥副主動潤滑裝置,所述控制閥包括控制閥體、設置在控制閥體的滑閥室內的滑閥以及設置在控制閥體與滑閥之間的滑閥套,所述滑閥與滑閥套組成滑閥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閥副主動潤滑裝置包括與控制閥體連接的安裝閥體以及設置在安裝閥體內、滑閥室下方且與之連通的油池,在所述滑閥套上設置有油路,所述油池通過進油單向閥與設置在安裝閥體內的儲油通路一端連通,所述儲油通路的另一端通過出油單向閥與設置在控制閥體和安裝閥體內的出油通路一端連通,所述出油通路的另一端與設置在滑閥套上的油路一端連通,所述油路的另一端設置在滑閥副對應處,在裝配初始位置時,所述進油單向閥和出油單向閥處于關閉狀態。
本發明所述的用于鐵路車輛控制閥的滑閥副主動潤滑裝置,其所述儲油通路與儲油平衡機構連接,所述儲油平衡機構包括平衡氣缸以及設置在平衡氣缸內的平衡活塞和平衡彈簧,所述平衡活塞將平衡氣缸內部分隔為相對獨立的上下兩部分,其下部分與儲油通路連通,所述平衡彈簧套接在平衡活塞上且其下端抵靠在平衡活塞上端面,上端抵靠在平衡氣缸上部內壁,在裝配初始位置時,所述平衡活塞在自身重力以及平衡彈簧彈力作用下處于平衡氣缸底部,在所述平衡氣缸內的上部分封有一個大氣壓的壓縮空氣。
本發明所述的用于鐵路車輛控制閥的滑閥副主動潤滑裝置,其在所述平衡氣缸內、平衡活塞上方設置有橡膠膜板,所述橡膠膜板下部套接在平衡活塞上,其上端抵靠在平衡氣缸內的限位凸臺處。?
本發明置于滑閥副作用的控制閥內,利用滑閥室本身的壓力變化來驅動裝置中單向閥的開閉,同時,依靠平衡氣缸內壓力空氣的體積變化將潤滑油不斷吸入到裝置中,并從內設油路引入到滑閥副上,多余的潤滑油可以經滑閥面再次流入到油池中循環利用,從而改善滑閥副潤滑狀態,有效解決因滑閥副潤滑不良導致的控制閥漏泄的慣性質量問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裝置中的潤滑油經系統油路引導后最終可達滑閥面上起主動潤滑作用,由于本裝置油池設在滑閥室下部,因此,多余的潤滑油可經滑閥面向下滴入油池,再次進入本裝置中循環利用,節約能源。
2、本裝置無需附加動力源,依靠控制閥本身的壓力變化來驅動裝置中單向閥的開閉,節能環保。
3、本裝置獨立加裝在控制閥內部,與控制閥內零部件無直接動作關聯,不影響原控制閥結構,因此,即使本裝置潤滑作用失效,也不會影響控制閥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即裝配初始位置的示意圖。
圖2是潤滑油吸入平衡氣缸內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潤滑油經打開的出油單向閥向滑閥副處泵出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為控制閥體,2為滑閥室,3為滑閥,4為滑閥套,5為滑閥副,6為安裝閥體,7為油池,8為油路,9為進油單向閥,10為儲油通路,11為出油單向閥,12為出油通路,13為平衡氣缸,14為平衡活塞,15為平衡彈簧,16為橡膠膜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制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制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494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