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散熱殼體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649400.0 | 申請日: | 2013-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078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衛(wèi)國;康薇茹 | 申請(專利權)人: | 邁凱實金屬技術(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H05K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殼體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散熱殼體,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較高散熱效率的散熱殼體。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不斷的發(fā)展,設備功率越來越大,對散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此外,戶外電子設備需要防水、防風等防護,室外電子設備多用有色合金鑄件殼體作為外殼,一般設計是壓鑄殼體,盒蓋組成的內部空間用于放置印刷線路板(PCB),或其它設備,起防護作用,又在殼體外部設計散熱鰭片,幫助設備自然散熱。
現(xiàn)有的散熱殼體先鑄造殼體,再將銅管粘結至殼體上。這種結構存在以下缺點:1、銅管粘結在殼體上,導致殼體內表面不平整,不利于與發(fā)熱器件充分接觸,降低散熱效率。2、銅管采用膠水與殼體粘結,膠水是導熱性能差的材料,殼體與銅管之間的膠水不利于熱量的傳導,降低散熱效率。3、銅管粘結需要等待鑄件的散熱殼體制成后由人工操作粘結,生產效率低,工人作業(yè)強度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散熱殼體,將銅管設置在殼體內,以提高散熱效率。
為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散熱殼體,包括由頂壁與側壁構成的散熱殼體以及銅管,銅管設置于頂壁內部。
優(yōu)選的,所述銅管鑲嵌鑄造在所述散熱殼體的頂壁內。
進一步的,所述頂壁上連接有多片散熱鰭片。
進一步的,所述銅管與所述的散熱鰭片直接接觸。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銅管設置于散熱殼體內部,解決了粘結銅管使散熱殼體內表面不平整的問題,使發(fā)熱器件與散熱殼體內壁充分接觸,有利于熱量的傳導,提高散熱效率。
2、銅管設置于散熱殼體內部,解決了粘結銅管的膠水不利于熱量傳導的問題,并且增加了與銅管的接觸面積,進一步提高了散熱效率。
3、銅管鑲嵌鑄造于散熱殼體內部,減少了人工粘結的工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并可實現(xiàn)自動化生產。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銅管與散熱殼體連接透視圖;
圖2為散熱殼體剖視圖;
圖3為銅管與散熱鰭片接觸關系示意圖;
圖4為圖3左視圖。
圖中標號說明:1、散熱殼體,11、頂壁,12、側壁,2、銅管,3、散熱鰭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參照圖1、圖2所示,一種散熱殼體,包括由頂壁11與側壁12構成的散熱殼體1以及銅管2,銅管2設置于頂壁11內部。
結合本發(fā)明一較佳的實施方式來看,銅管2鑲嵌鑄造在所述散熱殼體1的頂壁11內。
參照圖2、圖3、圖4所示,進一步來看,所述頂壁11上連接有多片散熱鰭片3。所述銅管2與所述的散熱鰭片3直接接觸。
通過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結合附圖可以看出,采用本發(fā)明后,銅管2設置于散熱殼體1內部,解決了粘結銅管2使散熱殼體1內表面不平整的問題,使發(fā)熱器件與散熱殼體1內壁充分接觸,有利于熱量的傳導,提高散熱效率;解決了粘結銅管2的膠水不利于熱量傳導的問題,并且增加了與銅管2的接觸面積,進一步提高了散熱效率;銅管2鑲嵌鑄造于散熱殼體1內部,減少了人工粘結的工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并可實現(xiàn)自動化生產。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邁凱實金屬技術(蘇州)有限公司,未經邁凱實金屬技術(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494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紫外光治療儀
- 下一篇:智能超薄柔性電子自動給藥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