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酶驅油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47134.8 | 申請日: | 2013-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64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段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8/58 | 分類號: | C09K8/58;C09K8/588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銘洋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鄒常友 |
| 地址: | 528403 廣東省中山市火***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酶 驅油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石油化工用化學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生物酶驅油劑。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開發的過程中,一次采油是原油依靠地下壓力,通過油井自噴出地面的過程,隨著地下壓力的降低,自噴結束,一次采油可采出地下10~15%?左右。二次采油是通過往地下不斷注水,補充地下能量,從而實現水驅油的目的。但隨著不斷的注水,采出液中含水不斷上升,目前我國陸上油田采出液中含水高達92~95%。按國際標準,采出液中含水達到97%?時,即無任何經濟效益。但是二次采油只能采出地下原油的20%左右。因此,石油工業中普遍進行三次采油,即化學驅油。但是現有驅油劑,通常只追求超低界面張力,不注重油藏地質特征及原油物性條件。
油田提高采收率技術用驅油劑目前主要有聚合物驅油劑、表面活性劑驅油劑、微生物驅油劑等,聚合物驅油劑和微生物驅油劑由于分子量較大不適用于特低滲透油田,而多數常用的表面活性劑驅油劑抗鹽耐溫性較差,現場應用中受到地層水礦化度的限制。鄂爾多斯盆地儲層巖性致密,物性差且地層水礦化度高,大多為低孔低滲、特低滲油田,油田采收率低,一次采收率低,只能達到8~12%。采用注水保持能量后,二次采收率可提高到25~30%,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原油留在地下采不出來,開發效果差。為了改善延長特低滲透油藏的開發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需要耐高礦化度適用于特低滲透油藏的驅油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特低滲透油田提高采收率使用的生物活性驅油劑,它具有耐高礦化度、耐高鈣離子,對管線、注采設備無腐蝕性,對環境無污染的,適用于特低滲透油藏等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生物酶驅油劑,它是由下列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生物酶5%~14%、聚氧乙烯醚10%~15%、聚丙烯酰胺10%~20%、甲醛1%~5%、烷基糖苷1%~5%和雙季銨鹽0.5%~10%,余量為水。
進一步的:它是由下列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生物酶7%~12%、聚氧乙烯醚11%~13%、聚丙烯酰胺12%~18%、甲醛2%~4%、烷基糖苷2%~4%和雙季銨鹽1.5%~10%,余量為水。
進一步的:它是由下列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生物酶9%、聚氧乙烯醚10%、聚丙烯酰胺13%、甲醛3%、烷基糖苷3%和雙季銨鹽50%,余量為水。
進一步的:所述生物酶中蛋白質復合酶NOYEES,生物活性物BIO-P和BIO-A的重量分數比為3:5:2。
本發明產品充分混合以后,由注入泵通過注入管線向地層注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1)本發明可以在金屬和巖石等表面附著,形成一層活性分子膜,阻止石蠟沉積,丙酮臘晶發生催化作用,改變臘晶形態,阻止臘晶進一步生長,從而有效防止沉淀結垢,防止水傷害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注水能力,降低原油攜砂能力,減少流體與砂巖的摩擦,從而達到穩定油藏結構,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2)本發明的驅油劑無腐蝕性,無毒性,在高礦化度和高鈣復雜水體系條件下驅油效率高,油水界面張力低而穩定,當注入濃度為700mg/L時,驅油效率可達到15%?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實例一
生物酶9%、聚氧乙烯醚10%、聚丙烯酰胺13%、甲醛3%、烷基糖苷3%、雙季銨鹽5%和水57%;?
其中,生物酶中蛋白質復合酶NOYEES重量份數為30%、生物活性物BIO-P重量份數為50%和BIO-A重量分數比為20%。
本發明產品充分混合以后,由注入泵通過注入管線向地層注入。
實施實例二
生物酶5%、聚氧乙烯醚10%、聚丙烯酰胺20%、甲醛1%、烷基糖苷1%、雙季銨鹽10%和水53%;?
其中,生物酶中蛋白質復合酶NOYEES重量份數為30%、生物活性物BIO-P重量份數為50%和BIO-A重量分數比為20%。
本發明產品充分混合以后,由注入泵通過注入管線向地層注入。
實施實例三
生物酶14%、聚氧乙烯醚15%、聚丙烯酰胺10%、甲醛5%、烷基糖苷5%、雙季銨鹽5%和水4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471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