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數字化技術的核電廠報警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46537.0 | 申請日: | 2013-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768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桑瑋;鄭添;張淑慧;張洪;馬駿;毛磊;陳明瑾;于泳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核工業專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東斌 |
| 地址: | 200233***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數字化 技術 核電廠 報警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核電廠工業自動化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采用數字化技術的核電廠報警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核電廠儀表和控制系統也進入了全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階段,其中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最為凸顯。而作為核電廠控制室的重要人機接口——報警系統,它能及時提醒操縱員有關核電廠運行狀態的變化或運行狀態偏離要求的工況,從而使操縱人員有時間采取有效的動作與糾正措施。同時,根據核安全法規HAF102中的要求1)即在事故工況下,必須設置適當的報警系統;2)在任何工況(即正常運行、預計運行事件或事故工況)下,迅速評估核動力廠的總體狀態,并確認預定的自動安全動作正在進行;因此,報警系統在功能上又與核電廠的縱深防御的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傳統的常規核電廠和過渡型(數字和模擬設備相結合)核電廠主控制室內的公共區域中已配備了硬接線報警顯示裝置(實體報警窗)。通過單個報警窗的明暗狀態變化通知電廠運行人員電廠異常狀態發生和恢復。然而,其在實際應用上具有以下缺點:1)顯示內容單一和固定,即每個報警點窗只能對應一個報警信號,不利于系統或設備綜合狀態的評估,同時在有限的控制室環境中所占的空間較大;2)維護和變更困難,若需要新增或修改或刪除報警窗,需要更換報警窗;3)維修人員在執行更換工作時需要進入核電廠主控制室,不利于核電廠的總體安全性;4)由于實體報警窗需要包含大量金屬外殼、支架以及塑料材料,設備制造和維護成本更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數字化技術的核電廠報警顯示裝置,使電廠運行、維護、檢修、調試以及應急響應人員能夠通過大屏幕(控制室公共區域)和報警顯示終端在控制室及其它就地控制和監視區域內直觀了解電廠的異常狀態,而無需反復訪問控制室內操作站中的報警系統。同時,支持儀控工程師和高級操縱員在線配置和修改顯示的內容,而無需將報警系統等相關系統或設備停運,提高了報警監視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采用數字化技術的核電廠報警顯示裝置,該報警顯示裝置包括顯示終端A、電廠儀控系統接口和服務器,其中,顯示終端A通過電廠儀控系統接口與服務器相連接,服務器中的通信接口模塊獲取電廠儀控系統產生的報警信號,并通過電廠儀控系統接口,將報警信號數據發送至顯示終端A;電廠儀控系統接口還通過防火墻與電廠局域網相連接,其中,電廠局域網直接與顯示終端B相連接,電廠局域網還通過電廠無線局域網絡與顯示終端C相連接,使報警信號數據可以傳輸至顯示終端B和顯示終端C。
所述的服務器還包括監視模塊、配置模塊以及數據庫模塊,其中,監視模塊以毫秒級的速率監視報警信號的狀態變化,當報警產生或狀態發生變化時,即刻將報警數據和相關信息發送至服務器中的數據庫;配置模塊負責定義、配置、修改和刪除終端的顯示內容,即所需顯示的報警信息;數據庫模塊負責存儲電廠當前產生及以往產生的報警數據。
所述的服務器數據庫模塊中的數據緩存滿溢后,將自動清除早期數據。
所述的顯示終端A、顯示終端B和顯示終端C均安裝有報警顯示裝置的客戶端,并提供選擇和訪問不同報警顯示模塊的功能和權限,顯示終端A、顯示終端B和顯示終端C上都將配置設備報警顯示模塊、參數報警顯示模塊、系統組報警顯示模塊、功能組報警顯示模塊、設備組報警顯示模塊、首出報警顯示模塊、任務報警顯示模塊、流程報警顯示模塊、用戶自定義組報警顯示模塊以及系統運行狀態顯示模塊;用戶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或同時選擇多個顯示模塊,此外,在一定權限范圍可對在用戶自定義組報警顯示模塊中自行配置和定義所需關注的報警組。
所述的顯示終端A、顯示終端B和顯示終端C均與報警音響裝置有內部連接或將報警音響裝置集成在顯示終端。
所述的顯示終端A為控制室大屏幕;所述的顯示終端B為非電廠運行相關的操作站和顯示設備(就地控制和監視區域);顯示終端C為就地操縱員和維護、檢修人員所持的便攜式顯示設備。
所述的顯示終端B為就地控制和監視區域的操作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未經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465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