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電子皮帶秤的稱重裝置以及實現皮帶高精度計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45820.1 | 申請日: | 2013-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741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韓永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心覺工業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G11/08 | 分類號: | G01G11/08;G01G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翔;李弘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區新***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電子 皮帶秤 稱重 裝置 以及 實現 皮帶 高精度 計量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稱量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基于電子皮帶秤的稱重裝置以及實現皮帶高精度計量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電子皮帶秤是用于帶式輸送機物料連續稱重的儀器。電子皮帶秤在實際應用中一直被皮帶張力給計量精度帶來的影響所困擾,特別在小流量的計量場合、皮帶下料經常斷料的計量場合、皮帶初始上料和尾料拖料比較長的計量場合,由于受到皮帶張力的影響,以上這些場合的計量精度根本無法保證,甚至無法進行計量。而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過小的實物載荷量,根本無法讓皮帶張力達到整條皮帶常載時的皮帶張力狀態,所加載荷產生的載荷力不能完全傳遞到稱重承載器上造成的。而且皮帶秤架在皮帶張力影響下的微量載荷變化的載荷力傳遞是非線性的,所以用常規的標定手段和單一計量間隔補償定值系數一直無法解決以上這些場合的計量精度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基于電子皮帶秤的稱重裝置以及實現皮帶高精度計量方法,能夠明顯提高電子皮帶秤的稱重精度。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電子皮帶秤的稱重裝置,包括A電子皮帶秤、B電子皮帶秤、皮帶機和微增量定量給料機,所述A電子皮帶秤、所述B電子皮帶秤安裝在所述的皮帶機上,所述A電子皮帶秤安裝在所述皮帶機的來料方向,所述B電子皮帶秤安裝在所述A電子皮帶秤之后;所述微增量定量給料機安裝在所述A電子皮帶秤與所述B電子皮帶秤之間。
可選地,所述微增量定量給料機的結構是在一個鋼結構四方形支撐框架上吊裝一個錐形料斗,其鋼結構四方形支撐框架的四角連接結構上至少裝有一只稱重傳感器;其中,所述微增量定量給料機的鋼結構四方形支撐框架安裝固定在地面上,或直接固定在所述皮帶機的支架上;所述錐形料斗下部出料口上連接一臺螺旋給料機,通過控制螺旋給料機的轉速控制給料量;所述微增量定量給料機上設置有稱重積算器。
進一步地,所述A電子皮帶秤、所述B電子皮帶秤各自分別設置有積算器儀表。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基于微增量標定擬合實現皮帶高精度計量方法,根據上面所述的稱重裝置進行高精度計量,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A電子皮帶秤和所述B電子皮帶秤分別調置到空皮帶零點,并分別預置兩電子皮帶秤的計量間隔補償系數;
第二步:在所述A電子皮帶秤和所述B電子皮帶秤中任選一臺電子皮帶秤作為基準秤,保持該基準秤的計量間隔補償系數不變;然后所述皮帶機上料,另一臺電子皮帶秤以該基準秤的單位時間內的累計量為基準數調整該秤的計量間隔補償系數,直至兩電子皮帶秤的在單位時間內的計量數據精度一致;
第三步:當所述A電子皮帶秤和所述B電子皮帶秤的相對計量數據精度一致后,將所述皮帶機上的物料拉空,然后所述皮帶機重新開始上料;
第四步:檢測出皮帶載荷與電子皮帶秤載荷信號的關系曲線,并檢測所述皮帶產生的負荷壓力完全抵消掉所述皮帶張力時候的臨界載荷G點;
第五步:對臨界載荷G點之前,所述A電子皮帶秤與所述B電子皮帶秤分別對應的實時計量間隔補償系數進行逐一修正;
第六步:當確定了張力影響皮帶秤計量精度的臨界載荷G點后,所述微增量定值給料機停止給料,待監測到皮帶流量達到最大流量時,所述微增量定值給料機就可以加大給料量,按國家計量檢定標準的要求,通過已知的定值增量完成對所述A、B兩臺電子皮帶秤皮帶轉動一整圈的計量間隔補償系數的修正。
可選地,所述基于微增量標定擬合實現皮帶高精度計量方法的第二步是以所述A電子皮帶秤為基準秤,設定5分鐘的載荷累積時間;所述A電子皮帶秤的5分鐘內累計了W1噸,所述B電子皮帶秤的5分鐘內累計了W2噸,依據計量間隔補償系數修正公式:實際間隔系數/預置間隔系數=標校基準量/顯示量,則新的B秤間隔補償系數=(W1/W2)*B秤當前預置間隔補償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心覺工業設計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心覺工業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458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