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晶半導體基片的截面快速制作及亞表面微裂紋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43511.0 | 申請日: | 2013-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450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潘繼生;陳森凱;路家斌;閻秋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麗明 |
| 地址: | 510006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半導體 截面 快速 制作 表面 裂紋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單晶半導體基片的截面快速制作及亞表面微裂紋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單晶半導體基片(1)清洗干凈;
2)將單晶半導體基片(1)沿著待檢測面(2)同一直線方向加工出一個或者多個微溝槽(3);
3)在單晶半導體基片(1)的微溝槽(3)的背面施加壓力,使單晶半導體基片(1)在力的作用下沿著微溝槽(3)的方向裂成兩半,完成單晶半導體基片(1)的檢測截面(6)的制樣;
4)將裂開的單晶半導體基片(1)的檢測截面(6)水平放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移動單晶半導體基片(1),使待檢測面(2)與檢測截面的交界線(8)出現在可視區域(10),調整光學顯微鏡鏡頭倍率,拍出檢測截面(6)上該區域的光學顯微圖片,測量檢測截面(6)上的裂紋(7)到待檢測面(2)與檢測截面(6)的交界線(8)之間的最大距離(9),完成單晶半導體基片(1)亞表面微裂紋的檢測工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晶半導體基片的截面快速制作及亞表面微裂紋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晶半導體基片(1)為單晶硅片、單晶藍寶石基片和單晶碳化硅基片超硬半導體基片,厚度為0.1~1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晶半導體基片的截面快速制作及亞表面微裂紋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單晶半導體晶片(1)清洗步驟為用清洗劑進行超聲清洗、去離子水清洗和烘干,清洗劑為丙酮、酒精或者電子清洗劑DZ-1,DZ-2。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晶半導體基片的截面快速制作及亞表面微裂紋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加工微溝槽(3)時所用設備為晶圓激光切割機或晶圓雕刻機。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晶半導體基片的截面快速制作及亞表面微裂紋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加工微溝槽(3)時晶圓激光切割機的電源實際輸出電流值為10~40A,切割速度為0.1~3mm/s。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晶半導體基片的截面快速制作及亞表面微裂紋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加工的微溝槽(3)的深度為晶片厚度的1/8~2/3。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晶半導體基片的截面快速制作及亞表面微裂紋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施加壓力時使用的工具為裂片鉗,包括有裂片鉗雙支撐塊鉗口(4)、裂片鉗單支撐塊鉗口(5)及手柄,單晶半導體基片(1)置于裂片鉗雙支撐塊鉗口(4)與裂片鉗單支撐塊鉗口(5)之間,將單晶半導體基片(1)沿著微溝槽(3)的方向裂開的具體過程為:將單晶半導體基片(1)放在裂片鉗雙支撐塊鉗口(4)的上方,微溝槽(3)朝下放置,裂片鉗單支撐塊鉗口(5)從背面對準微溝槽(3),扳動裂片鉗的手柄,使得單晶半導體基片(1)沿著微溝槽(3)裂開。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單晶半導體基片的截面快速制作及亞表面微裂紋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觀察單晶半導體基片(1)的檢測截面(6)時采用磁鐵,鐵塊或者大理石等方塊夾持,使得檢測截面(6)平行于光學顯微鏡工作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未經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4351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