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圓孔拉刀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636712.8 | 申請日: | 2013-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395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源;陸少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D43/00 | 分類號: | B23D43/00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永興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達曉玲;施光亞 |
| 地址: | 214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圓孔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刀具,尤其是涉及一種圓孔拉刀。
背景技術
現有的圓孔拉刀的夾持部在長時間使用之后,各連接部位容易產生翻邊,導致拉刀無法使用,需要修正后才能夠正常使用;且由于經常性的夾持,夾持部用于夾持的頸部表面會被磨得光滑,在往后使用時,很容易在加工過程中發(fā)生打滑,影響工件的加工精度。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目前圓孔拉刀在長時間使用之后容易翻邊,且加工過程中容易打滑的問題,為此提供了一種圓孔拉刀,包括依次連接的夾持部1、前導向部2、切削部3和后導向部4,所述前導向部2和切削部3上設有導流槽,所述夾持部1包括柄部11和頸部12,所述柄部11和頸部12的連接處設有第一擋圈13和第二擋圈14,其中,第一擋圈13與柄部11相鄰;所述頸部12上還開有若干條防滑凹槽15。
本發(fā)明圓孔拉刀,所述第一擋圈13的直徑大于第二擋圈14的直徑。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由于設有兩個擋圈,因此即使第二擋圈翻邊,第一擋圈仍然能夠繼續(xù)使用,在短時間內不會影響加工,且防滑凹槽的設計使其即使在長時間使用之后,表面也不會變得光滑,可有效的防止打滑。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
圖1是本發(fā)明的示意圖;
圖2是夾持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和圖2所示的圓孔拉刀,包括依次連接的夾持部1、前導向部2、切削部3和后導向部4,所述前導向部2和切削部3上設有導流槽,所述夾持部1包括柄部11和頸部12,所述柄部11和頸部12的連接處設有第一擋圈13和第二擋圈14,其中,第一擋圈13與柄部11相鄰,所述第一擋圈13的直徑大于第二擋圈14的直徑,因此即使第二擋圈翻邊,第一擋圈仍然能夠繼續(xù)使用,在短時間內不會影響加工;所述頸部12上還開有若干條防滑凹槽15,因此即使在長時間使用之后,表面也不會變得光滑,可有效的防止打滑。
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本發(fā)明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3671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