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應力混凝土防腐管樁自動化流水線操作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36641.1 | 申請日: | 2013-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248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顏成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東浦管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5/00 | 分類號: | B28B1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2234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應力 混凝土 防腐 自動化 流水線 操作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樁生產線,尤其是一種預應力混凝土防腐管樁自動化流水線操作平臺以。
背景技術
混凝土管樁生產需經過配料、攪拌、分料、喂料、合模、張拉、離心、常溫養護、放張脫模和高壓蒸養等工序。從投入到產出的各個階段需要大量的人工參與以實現各工序的銜接,工人勞動強度大,置身于危險源的幾率大,且工作效率低,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要提供一種預應力混凝土防腐管樁自動化流水線操作平臺,以解決現有技術勞動強度大、安全隱患多、自動化程度低等問題。
技術方案:一種預應力混凝土防腐管樁自動化流水線操作平臺,包括兩條平行的作業軌道,順次設置在每條作業軌道上的攪拌區、離心區、常溫蒸氧區、高溫蒸氧區和管樁堆放區,以及在離心區至管樁堆放區之間運行的運輸車,所述軌道上設有管模傳動鏈條或履帶;攪拌區和離心區之間的軌道上設有漿料運輸小車;兩條軌道上的離心區之間設有張拉機軌道,張拉機運行于該軌道上;離心區外側設有與離心區通過軌道聯接的鋼筋籠制作及裝籠區。
所述離心區處設有吊裝機構,用于將多個管樁吊裝到運輸車上。
進一步的,本發明還包括與攪拌去通過軌道相連的配料區,通過運料車將配置好的物料送至攪拌區。
所述離心區的四周設置有擋音墻。所述作業軌道成直線或折線狀設置。作業軌道成折線狀設置時,工作車間分成三個區,鋼筋籠制作和裝籠區位于第一工作區,該區包括裝籠場、模具吊裝轉運車和管模移動鏈帶,合模后送至第二工作區中的離心區,該離心區具有張拉機、布料機構和離心機;離心后的模具經軌道依次送至第三工作區的常溫蒸氧池和高溫蒸氧池中,處理后的管樁及模具送至第二工作區和第三工作區的管樁堆放區,該區分為拆模區和成品堆放場;所述鋼筋籠制作及裝籠區、攪拌區、離心區、常溫蒸氧區、高溫蒸氧區和管樁堆放區在三個工作區內形成一個單向作業循環。
有益效果:本發明采用排布合理的單向作業系統進行生產,具有操作簡便、作業環境好、需要人工少、勞動強度低、安全隱患少、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產品合格率高且生產信息化程度高的優點。減少行車越過人員作業區的次數,減少倒流水情況,提高效率和安全性。與現有工藝相比,本發明效率提高20-30%,人均產量提高100-200%,減少吊裝次數5-6次,避免行車交叉作業。本發明的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另外,本發明控制了廢水廢氣排放量,達到綠色生產標準,達到國家規定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預應力混凝土防腐管樁自動化流水線操作平臺可以采用直線式設計,它包括兩條平行的直線狀作業軌道1,順次設置在每條作業軌道上的攪拌區2、離心區3、常溫蒸氧區4、高溫蒸氧區5和管樁堆放區6,以及在離心區至管樁堆放區之間運行的運輸車,所述軌道上設有管模傳動鏈條或履帶,離心區的四周設置有擋音墻,離心區處設有吊裝機構,用于將多個管樁吊裝到運輸車上;攪拌區和離心區之間的軌道上設有漿料運輸小車9;兩條軌道上的離心區之間設有張拉機軌道10,張拉機11運行于該軌道上;離心區外側設有與離心區通過軌道聯接的鋼筋籠制作及裝籠區12。與攪拌去通過軌道相連的配料區7,通過運料車8將配置好的物料送至攪拌區。
如圖2所示,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預應力混凝土防腐管樁自動化流水線操作平臺采用這現狀設計。由于技術細節與上一實施例稍有不同,故采用了新的附圖標記。當作業軌道成折線狀設置時,工作車間分成三個區,鋼筋籠制作和裝籠區位于第一工作區I,該區包括裝籠場22、模具吊裝轉運車23和管模移動鏈帶24及合模轉運機構25,合模后送至第二工作區II中的離心區,該離心區具有張拉機26、布料機構27和離心機28;離心后的模具經軌道依次送至第三工作區的常溫蒸氧池29和高溫蒸氧池30中,處理后的管樁及模具送至第二工作區和第三工作區III的管樁堆放區,該區分為拆模區33和成品堆放場34;所述鋼筋籠制作及裝籠區、攪拌區、離心區、常溫蒸氧區、高溫蒸氧區和管樁堆放區在三個工作區內形成一個單向作業循環,攪拌區21位于第一工作區內且靠近第二工作區中的離心區,從高溫蒸氧池運出的管樁及其模具通過傳送鏈帶31送至管樁堆放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東浦管樁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東浦管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366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溫室控制系統終端的軟件
- 下一篇:一種高爐爐殼風口法蘭孔開孔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