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紅外觸控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36309.5 | 申請日: | 2013-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0544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04 |
| 發明(設計)人: | 胡國軍;彭濤;張少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威富多媒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2 | 分類號: | G06F3/04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1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觸控設備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紅外觸控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紅外觸控設備基本都是采用垂直對射的方式,其在面殼內設置單個導光板來直接完成垂直對射,這樣,則使得觸控設備的體積較大、邊框寬,且設備的厚度也較大,較為笨重,無法運用在便攜式的觸控設備中,且需要采用多種結構來對導光板進行固定,使得整個結構較為復雜,另外,其觸控精度無法達到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紅外觸控設備,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紅外觸控設備的結構復雜、體積大以致無法運用在便攜式移動設備中,及觸控精度較低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紅外觸控設備,包括面殼、上導光件、顯示屏模組、下導光件以及面殼裝飾件,所述面殼中具有上端開口的容腔,所述面殼裝飾件置于所述容腔的開口上,所述上導光件、顯示屏模組以及下導光件置于所述容腔中,且所述面殼裝飾件、上導光件、顯示屏模組以及下導光件自上而下依序抵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紅外觸控設備,其通過將上導光件及下導光件分體設置,通過顯示屏模組壓住下導光件,面殼裝飾件壓住上導光件,從而實現上導光件及下導光件的固定,減少了固定結構的設置,面殼裝飾件的邊框尺寸較小,也就是設備的邊框可以做得更窄,大大縮小體積,可以廣泛運用在便攜式設備中;另外,上導光件及下導光件不受卡扣或螺絲結構的影響,其平整度較高,不因受力變形而影響紅外線的傳播,從而大大提高觸控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紅外觸控設備的立體爆炸分解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紅外燈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面殼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紅外觸控設備的主視示意圖;
圖5為圖4中的A向剖切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紅外觸控設備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6所示,為本發明提供的一較佳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的紅外觸控設備1包括面殼15、上導光件12、下導光件14、顯示屏模組13以及面殼裝飾件11,其中,面殼15中具有上端開口的容腔151,上導光件12、顯示屏模組13以及下導光件14依序放置在面殼15的容腔151中,且呈自上而下依序堆疊,面殼裝飾件11置于容腔151的開口處,且抵壓在上導光件12上,從而使得下導光件14、顯示屏模組13、上導光件12以及面殼裝飾件11依序抵壓,從而固定在面殼15中。
在上述的紅外觸控設備1中,通過將上導光件12及下導光件14分體設置,上導光件12與下導光件14獨立裝配,兩層導光件組合形成IR導光,通過顯示屏模組13壓住下導光件14,面殼裝飾件11壓住上導光件12,從而實現上導光件12及下導光件14的固定,減少了固定結構的設置,使得面殼裝飾件11的邊框尺寸較小,也就是設備的邊框可以做得更窄,大大縮小體積,可以廣泛運用在便攜式設備中;另外,上導光件12及下導光件14不受卡扣或螺絲結構的影響,其平整度較高,不因受力變形而影響紅外線的傳播,從而大大提高觸控精度。
本實施例中,面殼裝飾件11呈環狀,其形狀在面殼15的外周形狀相配合,其下端面朝下延伸出多個連接條111,連接條111置于面殼15的內側壁上,從而,利用螺釘等,可以將面殼裝飾件11連接在面殼15的內側壁上。
當然,為了保持面殼裝飾件11可以更加穩固的抵壓在上導光件12上,從而使得顯示屏模組13及下導光件14位置固定,上述的面殼裝飾件11中設有通孔112,利用螺釘等緊固件穿過該通孔112,從而可以給面殼裝飾件11施加朝下的壓力,壓緊上導光件12。
上導光件12及下導光件14獨立裝配到面殼15中,靠面殼裝飾件11壓住,面殼裝飾件11利用側邊鎖螺絲及底部鎖螺絲的結構方式固定,易于維修,維修成本低,且使導光件結構更穩定可靠。
利用面殼裝飾件11抵接在上導光件12上,顯示屏模組13抵接在下導光件14上,形成上下層次抵接的關系,可以防止上導光件12以及下導光件14變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威富多媒體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威富多媒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363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