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油泥分離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32038.6 | 申請日: | 2013-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012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蘇運鐵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清正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0 | 分類號: | C02F1/40;C02F1/28;C02F1/5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鳳 |
| 地址: | 301500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泥 分離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學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廢油泥分離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解決水體渾濁大部分是運用化學絮凝的方式,這樣只能對顆粒狀的物理渾濁起到暫時的控制作用,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從源頭上解決水體渾濁,運用化學方式將引起渾濁的有機質進行分解利用,凈化水體的廢油泥分離劑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廢油泥分離劑,按重量百分數計,其配方包括如下組分與含量:
過氧化氫??1-2%
丙二醇????1-5%
硫酸??????1-1.75%
余量為水。
還包括重量百分比為2-3%檸檬酸。
優選,按重量百分數計,其配方包括如下組分與含量:
余量為水。
上述的廢油泥分離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硫酸稀釋成稀硫酸,與丙二醇混合;
(2)再加入剩下的其他組分和水,混合均勻;
(3)分裝打包,檢驗合格入庫。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從源頭上解決廢油泥分離,化學制劑起到分解作用,將引起油泥的有機質進行分解利用。充分運用化學方式來解決油泥分離,其效果即快速又持久,對于水體資源豐富又富營養化嚴重的中國來說,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發明的廢油泥分離劑,按重量百分數計,其配方包括如下組分與含量:
過氧化氫??1-2%
丙二醇????1-5%
硫酸??????1-1.75%
余量為水。
還包括重量百分比為2-3%檸檬酸。
優選,按重量百分數計,其配方包括如下組分與含量:
余量為水。
上述的廢油泥分離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硫酸稀釋成稀硫酸,與丙二醇混合;
(2)再加入剩下的其他組分和水,混合均勻;
(3)分裝打包,檢驗合格入庫。
本發明的過氧化氫用于快速分解絮凝顆粒狀的油泥混濁物;丙二醇主要作為硫酸的載體,可以吸附部分化合物作為硫酸的腐蝕基,同時也可以吸附、絮凝部分顆粒狀的混濁物;硫酸用于解決引起渾濁的富余有機物,提高水體透明度。
下面給出的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可以進一步了解本發明,但它們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另外,除非特別說明,本發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
實施例1
通過下述步驟制備本發明的廢油泥分離劑:
(1)將5公斤硫酸(硫酸的含量35%)與5公斤丙二醇混合;
(2)再將該混合物與5公斤過氧化氫水溶液(過氧化氫的含量35%)、85公斤水混合均勻;
(3)分裝打包,檢驗合格入庫。
實施例2
通過下述步驟制備本發明的廢油泥分離劑:
(1)將5公斤硫酸(硫酸的含量35%)與5公斤丙二醇混合;
(2)再將該混合物與3公斤過氧化氫水溶液(過氧化氫的含量35%)、3公斤檸檬酸、84公斤水混合均勻;
(3)分裝打包,檢驗合格入庫。
實施例3
通過下述步驟制備本發明的廢油泥分離劑:
(1)將4.3公斤硫酸(硫酸的含量35%)與1公斤丙二醇混合;
(2)再將該混合物與4公斤過氧化氫水溶液(過氧化氫的含量35%)、2公斤檸檬酸、88.7公斤水混合均勻;
(3)分裝打包,檢驗合格入庫。
實施例4
通過下述步驟制備本發明的廢油泥分離劑:
(1)將3公斤硫酸(硫酸的含量35%)與5公斤丙二醇混合;
(2)再將該混合物與3公斤過氧化氫水溶液(過氧化氫的含量35%)、3公斤檸檬酸、86公斤水混合均勻;
(3)分裝打包,檢驗合格入庫。
將實施例3制得的廢油泥分離劑,用于水體發臭的污水進行取樣處理,得到的效果見表1與表2。
表1
本發明的凈水劑,可廣泛用于化工、油田、鋼鐵等行業的含油污水廢油泥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清正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清正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320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