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冷和/或制熱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30008.1 | 申請日: | 2013-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769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03 |
| 發明(設計)人: | 任冬;魯本·奧喬亞;閆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29/00 | 分類號: | F25B29/00;F25B13/00;F25B4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煒;田軍鋒 |
| 地址: | 215021 中國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冷 制熱 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冷和/或制熱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本部分的內容僅提供了與本發明相關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構成現有技術。
壓縮機可用在多種工業和住宅應用中,以便在制冷裝置、熱泵、供暖通風和空調或冷卻機系統(統稱為“制冷和/或制熱系統”)內循環制冷劑,從而提供所期望的加熱或冷卻效應。
制冷劑在蒸發器中完全氣化前,其溫度幾乎保持不變,這一溫度被稱為蒸發溫度。當制冷劑在蒸發器中完全氣化后,其溫度會逐漸升高。制冷劑到達蒸發器出口時達到的溫度與蒸發溫度的差值被稱作蒸發器出口過熱度。制冷劑到達壓縮機吸氣端時達到的溫度與蒸發溫度的差值被稱為壓縮機吸氣端過熱度。由于蒸發器出口至壓縮機吸氣端存在一定的距離,完全氣化的制冷劑在壓縮機吸氣端處的溫度會進一步上升,因而同一時刻壓縮機吸氣端過熱度高于蒸發器出口過熱度。過低的過熱度水平會導致液態的制冷劑進入壓縮機,造成壓縮機損壞,而過高的過熱度水平會使系統的能效降低。
通過說明書附圖的圖5可以看出,如果采用相同的過熱度設置值,則控制壓縮機吸氣端的過熱度比控制蒸發器出口的過熱度會有更高的系統效率。即在保證制冷劑充分氣化(有一定的過熱度)的前提下,采用控制壓縮機吸氣端過熱度的方式,可使蒸發器出口的溫度進一步降低,甚至可使蒸發器出口過熱度為零。這樣可以使制冷劑在蒸發器中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同時還能降低壓縮機的吸氣溫度,從而使系統效率得到提升。
如果采用壓縮機吸氣端過熱度控制的方式,則室內電子膨脹閥控制裝置需要通過數據通信獲取壓縮機吸氣端的工作參數數據。通常,使用有線通信的方式獲取壓縮機吸氣端的工作參數數據,而有線通信需要鋪設通信電纜,因此實現該方案的成本高,設備安裝實施困難,通信線路存在被損壞的風險。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制冷和/或制熱系統,包括:壓縮機,壓縮機構造成用于壓縮和排出制冷劑,壓縮機具有吸氣通路、排氣通路和壓縮機構;室內熱交換器,室內熱交換器與壓縮機的吸氣通路和排氣通路中的一者聯接;室外熱交換器,室外熱交換器與壓縮機的吸氣通路和排氣通路中的另一者聯接;第一控制裝置;第二控制裝置,第二控制裝置構造成用于采集壓縮機的至少一個工作參數;第一電子膨脹閥,第一電子膨脹閥設置在室外熱交換器與室內熱交換器之間,用于對進入室外熱交換器或室內熱交換器中的制冷劑的量進行控制;其中第一控制裝置構造成能夠與第二控制裝置進行無線通信以控制室內電子膨脹閥的開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控制前述方面的制冷和/或制熱系統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制冷和/或制熱系統進行制冷或制熱時,第一控制裝置與第二控制裝置進行無線通信,從而控制進入室外熱交換器或室內熱交換器中的制冷劑的量。
通過本文提供的說明,其他的應用領域將變得明顯。應該理解,本部分中描述的特定示例和實施方式僅出于說明目的而不是試圖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附圖說明
這里所描述的附圖僅是出于說明目的而并非意圖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制冷和/或制熱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制冷和/或制熱系統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制冷和/或制熱系統的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制冷和/或制熱系統的示意圖。
圖5是采用蒸發器過熱度與采用壓縮機吸氣端過熱度得到的制冷和/或制熱系統效率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的描述本質上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圖限制本發明、應用及用途。應當理解,在所有這些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指示相似的或相同的零件及特征。
下面將參照圖1描述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制冷和/或制熱系統的基本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未經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300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