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車輛的沖擊吸收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29506.4 | 申請日: | 2013-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632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7 |
| 發明(設計)人: | 鄭義靜;鄭熙錫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19/20 | 分類號: | B60R1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王錦陽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車輛 沖擊 吸收 設備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2012年12月10日在韓國知識產權局所提出的韓國專利申請號10-2012-0143081的優先權權益,并通過引用將其全文納入本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車輛的沖擊吸收設備,更具體地,涉及用于車輛的使用保險杠后梁和外部氣囊的沖擊吸收設備。
背景技術
通常地,用于車輛的沖擊吸收設備沿車輛的縱向方向安裝在車輛的前側和后側處從而吸收沖擊以保證乘客的安全,減少施加在碰撞體(例如行人、物體或其它車輛)上的排斥沖擊力,并且當車輛與碰撞體碰撞時將車身及其所安裝的元件的損傷或變形降至最低。
根據相關技術,用于車輛的沖擊吸收設備包括保險杠后梁,所述保險杠后梁具有梁形狀并且沿車輛的寬度方向設置在車輛的前側和后側處。碰撞吸能盒分別沿車輛的寬度方向安裝在保險杠后梁的兩側處。
碰撞吸能盒沿車輛的縱向方向的前端部通過固定支架或固定板安裝在保險杠后梁處,而碰撞吸能盒沿車輛的縱向方向的后端部通過固定支架或固定板安裝并支撐在側構件處。
側構件沿車輛的寬度方向設置在車輛的左側和右側處并且沿著車輛的縱向方向延伸。
例如,在相關技術的安裝了保險杠后梁和碰撞吸能盒的車輛發生前方碰撞的情況下,比碰撞吸能盒更向車輛前方延伸的保險杠后梁可以吸收和減少沖擊能量同時通過接收的沖擊能量而變形。
此外,未被保險杠后梁吸收的部分沖擊能量傳遞至連接到保險杠后梁的碰撞吸能盒,并且因此碰撞吸能盒也在通過接收的沖擊能量而變形的同時吸收和減少沖擊能量。
未被包括保險杠后梁及碰撞吸能盒的沖擊吸收設備吸收的沖擊能量傳遞至連接到碰撞吸能盒的側構件,因此側構件也通過接收的沖擊能量而變形的同時吸收和減少沖擊能量。
由于側構件連接至車身的其它元件,傳遞至側構件的沖擊能量通過側構件傳遞并分布到車身的其它元件。
根據另一種沖擊吸收設備,外部氣囊設置在保險杠后梁的前側處從而當車輛與行人碰撞時減少行人的碰撞損傷。
當車輛與行人碰撞時,外部氣囊可以形成氣囊墊用于吸收沖擊,從而利用用于吸收沖擊的氣囊墊的沖擊吸收效果來減少行人的碰撞傷害。
相關技術的用于車輛的沖擊吸收設備包括沖擊吸收氣囊、保險杠后梁和碰撞吸能盒。將沖擊吸收氣囊有效安裝在保險杠后梁處并且使沖擊吸收氣囊朝向車輛前側平穩膨脹的方法是必要的。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上述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本發明背景技術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的信息并不構成在本國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用于車輛的沖擊吸收設備,其優點在于,當車輛與碰撞體碰撞時,有效減少對例如行人的碰撞體的碰撞損傷或傷害。
此外,本發明提供用于車輛的沖擊吸收設備,其優點在于,便于保險杠后梁的制造過程、簡化結構和減少制造成本。
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用于車輛的沖擊吸收設備包括保險杠后梁,所述保險杠后梁沿車輛的寬度方向延伸。充氣機保護器安裝在所述保險杠后梁的前表面處從而沿車輛的縱向方向覆蓋所述保險杠后梁的前表面。氣囊模塊設置在所述充氣機保護器處并且沿車輛的寬度方向膨脹。
所述保險杠后梁在車輛的寬度方向上的兩個側部可以通過碰撞吸能盒安裝在側構件上。
所述氣囊模塊可以包括氣囊墊,當氣體注入所述氣囊墊中時該氣囊墊沿縱向膨脹并且沿著車輛的寬度方向延伸。充氣機可以將氣體注入所述氣囊墊中。
所述充氣機可以通過一個或多個組裝螺栓被接合并安裝在所述保險杠后梁上。
所述保險杠后梁可以包括上閉合部分,下閉合部分,和中間凸緣,所述中間凸緣沿車輛的高度方向一體地連接所述上閉合部分和所述下閉合部分。
所述上閉合部分和所述下閉合部分可以分別具有四邊形形狀,可以被限定為沿著車輛的寬度方向,并且可以被限定為基于所述中間凸緣豎直對稱。
所述上閉合部分和所述下閉合部分可以沿車輛的縱向方向朝向車輛的前側設置。
所述保險杠后梁可以滾軋形成從而具有一個板被多級彎曲的形狀。
在所述保險杠后梁中,從所述下閉合部分的下表面至所述上閉合部分的上表面的高度等于或大于136.8mm。
所述充氣機保護器可以沿著車輛的寬度方向延伸并且可以在車輛的高度方向上多級彎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2950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防盜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天車精確定位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