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材料殼體的結合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621005.1 | 申請日: | 2013-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249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達索泰精密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65/70 | 分類號: | B29C65/7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材料 殼體 結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產品制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復合材料殼體的結合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如今的電子產品的殼體常見的為金屬材料或者新型樹脂材料,也可以是這兩種材料的組合,例如金屬材料部分覆蓋于新型樹脂材料上。當殼體采用了兩種材料復合時,生產者需要將不同材料的的殼體結合在一起,現有技術中常見的結合方式包括鉚接、粘帖等,但是現有技術中的多種方式都不能使兩者完全貼合,因此,在使用較久之后,很容易造成金屬材料部分與新型樹脂材料部分彼此分離。
因此,急需一種操作簡單且能夠使金屬材料部分與新型樹脂材料部分完全貼合的復合材料殼體的結合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復合材料殼體的結合方法,其能夠使金屬材料部分與新型樹脂材料部分完全且緊密地貼合,避免現有技術的復合材料殼體易脫落不夠經久耐用的弊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復合材料殼體的結合方法,其用于將第一材料部件和第二材料部件結合在一起,所述復合材料殼體的結合方法進一步包括如下步驟:提供一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將所述第一材料部件置于所述模具的下模上;將所述第二材料部件填充之所述第一材料部件上;將所述模具的上模與下模閉合,形成所述復合材料殼體。
其中,所述第一材料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金屬材料部件,所述第二材料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新型樹脂材料部件。
采用本發明的復合材料殼體能夠使金屬材料部分與新型樹脂材料部分完全且緊密地貼合。
附圖說明
以下通過對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結合其附圖的描述,可以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目的、具體結構身份和優點。
圖1所示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復合材料殼體的結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對本發明的實施例給出詳細的參考。盡管本發明通過這些實施方式進行闡述和說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發明并不僅僅只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相反,本發明涵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發明精神和發明范圍內的所有替代物、變體和等同物。
另外,為了更好的說明本發明,在下文的具體實施方式中給出了眾多的具體細節。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沒有這些具體細節,本發明同樣可以實施。在另外一些實例中,對于大家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電路未作詳細描述,以便于凸顯本發明的主旨。
圖1所示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復合材料殼體的結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其中,所述復合材料殼體包括但不限于是手機外殼。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復合材料殼體的結合方法用于將第一材料部件和第二材料部件結合在一起,其進一步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0,提供一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
步驟S20,將所述第一材料部件置于所述模具的下模上;
步驟S30,將所述第二材料部件填充之所述第一材料部件上;
步驟S40,將所述模具的上模與下模閉合,形成所述復合材料殼體。
其中,所述第一材料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金屬材料部件,所述第二材料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新型樹脂材料部件。
本發明的復合材料殼體的結合方法操作簡單,且能夠使金屬材料部分與新型樹脂材料部分完全貼合。
在此使用之措辭和表達都是用于說明而非限制,使用這些措辭和表達并不將在此圖示和描述的身份之任何等同物或部分等同物排出在發明范圍之外,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可能存在各種修改。其他的修改、變體和替代物也可能存在。因此,權利要求旨在涵蓋所有此類等同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達索泰精密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昆山達索泰精密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210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壓縮式減震套
- 下一篇:一種范圍可調、步長可調的延遲調整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