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提高直流測速發電機電刷與換向器接觸可靠性的方法、結構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20863.4 | 申請日: | 2013-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826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03 |
| 發明(設計)人: | 孟繁懿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3/10 | 分類號: | H02K13/10;H02K5/1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50001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高 直流 測速 發電機 電刷 換向器 接觸 可靠性 方法 結構 裝置 | ||
1.一種提高直流測速發電機電刷與換向器接觸可靠性的方法,包括設有通過蝸卷彈簧對電刷施壓的直流測速發電機,其蝸卷彈簧安裝在刷盒上,并且刷盒通過接線柱安裝固定在直流測速發電機端蓋的刷架環上,其特征在于:將刷盒上的安裝孔與接線柱的配合間隙控制在0.015mm~0.08mm,同時,將電刷的寬度制作成等于或大于直流測速發電機的換向片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直流測速發電機電刷與換向器接觸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測速發電機的換向片為銀銅鎳合金換向片;并且電刷采用牌號為J385的銀石墨電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直流測速發電機電刷與換向器接觸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電刷安裝在直流測速發電機上與換向片接觸前,預先將電刷安裝在一種設有芯軸的電刷磨合裝置上,在該芯軸上設有滾花圓柱面,并且該滾花圓柱面的外圓尺寸與直流測速發電機的換向器的外圓尺寸一致,通過滾花圓柱面對電刷的底端面進行磨合,使電刷的底端面磨合出的圓弧形狀與滾花圓柱面的圓弧形狀相一致后,再將電刷安裝在直流測速發電機上與換向片接觸。
4.一種提高直流測速發電機電刷與換向器接觸可靠性的結構,包括裝有用于對電刷(1)進行施壓的蝸卷彈簧(3)的直流測速發電機,并且蝸卷彈簧(3)安裝在刷盒(2)上,刷盒(2)通過接線柱(4)安裝固定在直流測速發電機端蓋的刷架環(1.1)上,其特征在于:刷盒(2)上的安裝孔與接線柱(4)的配合間隙為0.015mm~0.08mm,并且電刷(1)的電刷寬度(B)等于或大于直流測速發電機的相鄰換向片(5)之間的換向片距(L)。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直流測速發電機電刷與換向器接觸可靠性的結構,其特征在于:電刷寬度(B)與換向片距(L)之比為1~1.3。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直流測速發電機電刷與換向器接觸可靠性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兩個相鄰的換向片(5)之間設置的下刻槽(6)的槽寬(D)為0.4mm~0.5mm。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直流測速發電機電刷與換向器接觸可靠性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測速發電機也可為微型有刷直流伺服電動機。
8.一種電刷磨合裝置,包括支架(13)和安裝在支架(13)上的電機(12)和機殼(9),其特征在于:在機殼(9)上通過軸承(10)安裝有芯軸(8),在芯軸(8)的一端設有滾花圓柱面(8.1),并且該滾花圓柱面(8.1)的外圓直徑與包括由換向片(5)構成的直流測速發電機的換向器的外圓直徑相同;芯軸(8)的另一端通過柔性聯軸器(11)與電機(12)的轉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刷磨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芯軸(8)的滾花圓柱面(8.1)一端的機殼(9)的端面上連接直流測速發電機端蓋(7),并且安裝在直流測速發電機端蓋(7)上的電刷(1)的底端面壓貼在滾花圓柱面(8.1)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刷磨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安裝有直流測速發電機端蓋(7)、芯軸(8)的機殼(9)與電機(12)分別通過螺栓(14)同軸安裝固定在支架(13)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未經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2086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