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表面能防污漆用有機硅環氧連接漆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20270.8 | 申請日: | 2013-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200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勝龍;湯黎容;吳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9D163/00 | 分類號: | C09D163/00;C09D7/12;C09D5/16 |
| 代理公司: | 洛陽市凱旋專利事務所 41112 | 代理人: | 陸君 |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表面 防污 有機硅 連接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低表面能防污漆用有機硅環氧連接漆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保證船舶水線以下船體的防腐防污作用,通常選擇經濟有效的有機涂層體系。防腐涂層基料樹脂多為環氧類,低表面能防污涂層基料樹脂多為有機硅或改性有機硅樹脂,由于這兩類樹脂相似相容性等理化性質存在差異,導致防污涂層在防腐涂層上附著性能不佳,常用解決方法是在兩涂層間引入一道連接漆。當前,連接漆主要有氯化橡膠連接漆,丙烯酸酯類連接漆,乙烯環氧連接漆等,而這些連接漆與低表面能防污漆無法形成有效結合點,因此,連接效果均不夠理想。
美國專利US?8,067,066?B2公布了一種由聚硅氧烷和氨基聚硅氧烷兩種樹脂、固化反應促進劑、固化劑等構成的雙組份聚硅氧烷連接漆。
美國專利US?6,391,464公布了一種環氧-有機硅連接漆,其由80~85%的環氧和15~20%的硅烷促進劑構成,這種硅烷促進劑是溶劑、有機硅縮合酯化合物、可溶性金屬催化劑和氨基烷氧基硅烷組成。
日本專利JP?03-258876-A公開了一種由環氧樹脂、二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劑組成的連接漆,這種固化劑可以為聚酰胺、氨基硅氧烷、酚醛樹脂、醇酸樹脂、三聚氰胺樹脂和聚氨酯樹脂,并獲得100:50~100:200甲乙組分反應比例值。
以上專利中連接漆均限定于特定低表面能防污漆的應用,而針對本單位開發的低表面能防污漆,以上連接漆均無法滿足相應性能指標要求,因此,通過本發明所制備的有機硅環氧連接漆,可以很好得解決低表面能防污漆與防腐漆之間連接性能差的問題。
?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無需復雜設備、成本低廉、可連續操作的低表面能防污漆用有機硅環氧連接漆。
為了實現所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低表面能防污漆用有機硅環氧連接漆,其組成質量百分比為:有機硅環氧10~30%、高韌性固化劑10~20%、反應促進劑0.01~0.03%、顏填料30~40%和溶劑30~40%。
本發明所述有機硅環氧為3-縮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環氧、甲基三甲氧基硅環氧、苯基三甲氧基硅環氧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所述高韌性固化劑為錫、鉑金屬有機鹽類催化劑。
本發明所述錫、鉑金屬有機鹽類催化劑為辛酸亞錫、二丁基二月桂酸錫。
本發明所述顏填料為著色顏料和體質顏料;所述著色顏料云母氧化鐵、鐵黑、乙炔黑、鈦白、鋅鋇白、鋅鉻黃、堿式硅鉻酸鉛、氧化鐵紅、鐵藍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體質顏料為硫酸鋇、高嶺土、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鈣、鐵酸鋅、重晶石粉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所述溶劑為二甲苯,丙酮,丁酮,正丁醇,乙酸正丁酯,醋酸乙酯,甲基異丁基甲酮,環己酮,丙二醇甲醚,異丁醇,異丙醇,醋酸甲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一種表面能防污漆用有機硅環氧連接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按質量比,將有機硅環氧和混合溶劑混合均勻;
(2)按質量比,將顏填料加入到步驟(1)中,高速分散均勻,控制分散溫度在50℃以下;
(3)將步驟(2)中分散均勻的涂料過濾,即獲得低表面能防污漆用有機硅環氧連接漆甲組份;
(4)將高韌性固化劑和混合溶劑共混均勻,同時加入反應促進劑,即獲得低表面能防污漆用有機硅環氧連接漆乙組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低表面能防污漆用有機硅環氧連接漆,本發明所制備連接漆對防腐涂層和防污涂層具有良好連接效果,對防腐涂層附著強度達5MPa以上,對防污涂層連接強度達3MPa以上,并防污涂層內部破壞。實驗表明,該有機硅丙烯酸樹脂具有無需復雜設備,制備工藝簡單,質量穩定的有機硅環氧連接漆。
附圖說明
圖1是有機硅環氧連接漆的連接效果示意圖。
圖中:1、低表面能防污圖層;2、有機硅環氧連接漆;3、防腐涂層;R'為3-縮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或苯基。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詳細的解釋本發明,公開本發明的目的旨在保護本發明范圍內的一切技術改進。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2027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蛇形搜救機器人關節模塊
- 下一篇:一種新型婦產科用麻醉注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