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鎂基合金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617635.1 | 申請日: | 2013-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740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03 |
| 發明(設計)人: | 單巍巍;劉金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昊卓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23/02 | 分類號: | C22C23/02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15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材料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極薄3C類產品的鎂基合金。?
背景技術
鎂合金是以鎂為基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是結構工程中最輕的材料,具有比重小、剛性高、減振性好、抗電磁干擾性好、散熱性好、質感佳的優良特性,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運輸、化工、火箭等各個領域。?
3C類電子產品是指計算機(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費類電子產品(Consumer?Electronics)三者的結合,通常鎂合金3C產品壁厚多為0.8mm以上;而超薄消費電子類產品的壁厚大約為0.45~0.80mm,薄壁化產品的出現也對材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傳統的鎂合金的強度、鑄造性能和耐腐蝕性能較差,無法滿足3C產品薄壁化與超薄化的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傳統壓鑄鎂合金缺陷,提供一種鑄造性能好,強度高、密度小、耐腐蝕性優并且價格低廉的鎂合金,以滿足超薄壁類3C產品的高材質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鎂基合金,按重量百分比,主要含有Al?8.8~9.43%,Zn?0.5~0.8%,Mn?0.05~0.1%,Si?0.03~0.06%,Ce?0.3~1.2%,La?0.3~1.2%,Sr?0.05~0.3%,余量為鎂和制造過程造成的雜質。?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按重量百分比,Al含量為9.0~9.3%。?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按重量百分比,Zn含量為0.6~0.75%。?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按重量百分比,Mn含量為0.065~0.075%,錳(Mn)在鎂合金中的固溶度很小,通常與鎂合金中的Fe等雜質反應生成化合物,從而提升鎂合金的耐腐蝕性,但是添加Ce/La?后,這兩種元素本身會與Fe發生反應,從而提升Mg的純度,但是這兩種元素同時也會與Mn反應生成化合物,這反而會減少Ce/La的晶粒細化和凈化功能,因此Mn含量不宜過高。?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按重量百分比,Si含量為0.033~0.043%,Si在Mg中通常是不溶的,含量增加只會影響純度和腐蝕性能,同Mn一樣,要想使得鎂合金的流動性增加,保證高純度是必須的,因此Si含量宜盡量降低。?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還包括Sm,按重量百分比,Sm含量為0.1~0.5%,Sm是一種輕稀土元素,與鎂原子尺寸接近,在鎂中具有較大固溶度(5.8%),所以具有良好的固溶強化作用。?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還包括Ti,按重量百分比,Ti含量為0.05~0.2%,元素Ti具有良好的晶粒細化作用,有利于提升鎂基合金的延伸率。?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思想,本發明的鎂基合金可用于鑄造,或作為可加工材料。?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鎂基合金,可用作3C類電子產品的殼壁材料。?
本發明的鎂基合金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為:?
(1)將稀土元素、堿土元素及變質細化元素科學組合,充分發揮輕稀土元素活性強,凈化細化作用大的優勢,與堿土金屬細化變質作用,以及多種元素對鎂的微合金化多重疊加效應,提高了鎂基合金產品的鑄造性、耐腐蝕性、強度等綜合性能,使得本發明的合金能滿足薄壁/超薄壁特殊3C產品材質要求;
(2)3C類產品是目前鎂合金產業化的重要領域,此發明足以使得鎂合金在3C類產品領域的比例和應用價值大幅提升。
說明書附圖
圖1是實施例1鎂基合金成分與市購AZ91D鎂合金成分百分比對比的表格。
圖2是實施例1鎂基合金與市購AZ91D鎂合金耐腐蝕性對比的表格。?
圖3是實施例1鎂基合金與市購AZ91D鎂合金機械性能和鑄造性能對比的表格。?
圖4是實施例2鎂基合金成分與實施例1鎂基合金成分百分比對比的表格。?
圖5是實施例2?鎂基合金與實施例1鎂基合金耐腐蝕性對比的表格。?
圖6是實施例2鎂基合金與實施例1鎂基合金機械性能,鑄造性能對比的表格。?
圖7是實施例3鎂基合金成分與實施例2鎂基合金成分百分比對比的表格。?
圖8是實施例3?鎂基合金與實施例2鎂基合金耐腐蝕性對比的表格。?
圖9是實施例3鎂基合金與實施例2鎂基合金機械性能、鑄造性能對比的表格。?
??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昊卓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昊卓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176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