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14499.0 | 申請日: | 2013-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722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澤龍;劉新旗;裴成利;孫本軍;孟繁麗;楊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K1/34 | 分類號: | C07K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麗 |
| 地址: | 10002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玉米 淀粉 工藝 蛋白 回收 | ||
1.一種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處理由濕磨法生產玉米淀粉工藝中的麩質濃縮步驟產生的工藝水,得到第一透過液和富含玉米黃粉的第一截留液;
所述步驟1)中,使用孔徑為0.1~1μm的微濾膜,在2~3Bar、45~50℃下,過濾處理所述工藝水,得到所述第一截留液和所述第一透過液;
或所述步驟1)中,使用截留分子量在200~500kDa的超濾膜在2~3Bar,40~50℃下,過濾處理所述工藝水,得到所述第一截留液和所述第一透過液;
2)、使用截留分子量為10~200kDa的超濾膜,在3~4Bar、35~45℃下,過濾所述第一透過液,得第二透過液和富含可溶性蛋白的第二截留液;
3)、將所述第二截留液在75~150℃下加熱0.3s~31min,凝結析出第一蛋白產品,固液分離后,得到所述第一蛋白產品和分離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第一截留液中的所述玉米黃粉的濃度為在所述工藝水中濃度的3~20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還包括將所述第一截留液進行脫水、干燥以制得玉米黃粉產品的步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使用截留分子量為50~150kDa的超濾膜過濾所述第一透過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濾膜或超濾膜為管式膜、卷式膜、平板膜、中空纖維膜、膜生物反應器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濾膜或超濾膜為金屬膜、陶瓷膜、有機膜、無機膜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濾膜為卷式有機膜。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膜包括管式金屬膜、管式陶瓷膜。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蛋白為還原條件下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顯示的分子量在3kDa~70kDa的部分。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所述第二截留液中所述可溶性蛋白的濃度為在所述第一透過液中濃度的1.5~15倍。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將所述第二截留液在80~120℃下加熱11s~18min。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所述固液分離的方法為離心機分離法。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機分離法為:使用離心機在1500~10000g的離心力下離心30s~15min。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所述固液分離的方法為過濾分離法。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分離法為:使用板框壓濾。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淀粉工藝水蛋白回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還包括使用管束干燥機或真空干燥所述第一蛋白產品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1449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