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穿墻管套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611466.0 | 申請日: | 2013-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156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高海洋;唐龍江;凌曉斌;汪慶武;孫丙元;徐永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黃山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00 | 分類號: | F16L5/00;H02G3/22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榮 |
| 地址: | 10003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穿墻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電線電纜器材穿墻時使用的輔助管套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變電站穿墻套管安裝時水平布置,這樣的布置結構很容易出現滲水現象,長期積水,濕度大,絕緣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致使開關室內電氣設備放電、打火、電暈現象明顯,給設備運行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另影響站容站貌和星級變電站創建。如需進行套管處墻壁粉刷、整改,需在設備停電時進行,對外供電產生影響,且增加了工作量和經費開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一種避免滲水現象發生的穿墻套管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穿墻管套結構,管套為埋于墻體內的金屬直管,所述的管套傾斜埋在墻體內,且室內一端高于室外一端。
所述的管套一側具有缺口。
所述的管套傾斜角度為25-35度。
所述管套的缺口位于管套底面。
所述的管套與墻體之間填充有防水膠。
所述的管套內設有導線,所述的導線與管套之間具有間隙。
所述的管套位于室外一端的導線與管套之間填充有防水膠。
所述的管套位于室外一端伸出墻體,且伸出部分的上沿長于下沿。
所述的導線伸出墻外部分向下彎曲成圓弧,圓弧所在的圓與外墻壁相切。
本發明能夠解決傳統變電站穿墻套管處滲水現象,可極大地排除開關室內濕度大而導致的放電、電暈等安全隱患,減少停電次數、提高設備安全供電的能力。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發明說明書中每幅附圖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管套結構示意圖;
圖2為管套穿墻狀態結構示意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管套;2、缺口;3、導線。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可知,穿墻管套1為埋于墻體內的金屬直管,預埋時傾斜埋在墻體內,且室內一端高于室外一端,傾斜角度控制在25-35度,優選30度。
參見圖1可知,管套1一側具有缺口2,這樣可以增大磁阻,防渦流過大,在通電導線3與管套1之間也存在一些空隙現象,這樣可以緩解負荷電流及環溫變化時導線熱脹冷縮。
為進步提高防水性能,管套1與墻體之間填充有防水膠,管套1與導線3之間也需要填充防水膠,可以緩沖導線,尤其是管套1位于室外一端的導線3與管套1之間需要填充有防水膠。管套1的缺口2位于管套1底面,避免從上部滲析水浸入管套1內,管套1位于室外一端伸出墻體,且伸出部分的上沿長于下沿,可以作為防雨檐。
導線3伸出墻外部分向下彎曲成圓弧,優選曲成一直徑5米的圓弧(考慮到導線3的粗度),圓弧所在的圓與外墻壁相切,便可有效阻止雨水進入室內。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黃山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黃山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114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