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降溫中心鉆或自降溫锪鉆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10984.0 | 申請日: | 2013-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22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仕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仕清 |
| 主分類號: | B23B51/06 | 分類號: | B23B5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1219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溫 中心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降溫中心鉆或自降溫锪鉆,該一種自降溫中心鉆或自降溫锪鉆用于鉆床加工及鉗工維修中。
背景技術:
目前,機械加工中使用的麻花鉆由橫刃,切削刃,副刃,側刃構成,切削刃和副刃大致呈單一的結構,定心結構差,這些麻花鉆極不耐用,尤其在鉆(銑)削硬度較高的工件時容易產生大量的熱,導致刀頭的硬度降低,造成刀頭的磨損,同時該刀頭還存在易折斷的缺陷,而且,由于刀頭兩邊的切削刃在工作時是對稱的,而切削量一般僅為數十微米至1毫米左右,所以在人工修磨時很難掌握角度和高度,另外,這些麻花鉆及所加工的孔的精度不合格,極易出現廢品,同時,在加工較硬的工件時還存在將切削刃崩齒或刀頭崩斷打活造成工傷事故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鑒于上述的問題而提出的,以提供一種新型的復合定位切削的螺旋刀具為目的,該種刀具散熱效率高,強度大,壽命長,且在鉆削加工時容易定位。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自降溫中心鉆或自降溫锪鉆,主要涉及用于機械加工的中心鉆或锪鉆,涉及各種不帶護錐的中心鉆,各種帶護錐的中心鉆,各種弧形中心鉆,各種中心鉆,各種帶可換導柱的莫氏錐柄錐面锪鉆,各種帶整體導柱的直柄錐面锪鉆,各種帶可換導柱的莫氏錐柄平底锪鉆,各種帶可換導柱的莫氏直柄平底锪鉆,各種直柄錐面锪鉆,各種錐柄錐面锪鉆,或其他各種锪鉆,或各種中心鉆,包括刀具頭和刀具柄,刀具頭一體地設置有多個切削刀條或切削刀體,每個切削刀條或切削刀體的朝向切削方向外面側的刃形成為切削刃,切削刃所在的朝向旋轉方向的面形成為切削面,切削面的軸向前端背面側的面形成為后切削面,切削面與后切削面相交形成有切削刃,其特征在于:在一種自降溫中心鉆或自降溫锪鉆上,一體地,或聯接并形成為一體地進行以下技術方案的設置,在各種锪鉆,或各種中心鉆的刀具柄上設置有主冷卻孔經刀具柄軸向中心頂端及附近設置的連接口與外部相通,在機械加工時將冷卻液直接通過一種自降溫中心鉆或自降溫锪鉆上的連接口注入各種锪鉆,或各種中心鉆的刀具柄上的主冷卻孔,經刀具柄上的冷卻管注入刀具頭部設置的的冷卻槽或冷卻孔,最后冷卻液經各種锪鉆,或各種中心鉆的切削面上或切削刃附近設置的冷卻口注入到各種锪鉆,或各種中心鉆切削處,有效的降低了切削溫度,水壓又可直接將屑推出,減小了切削阻力,在一種自降溫中心鉆或自降溫锪鉆上,一體地,或聯接并形成為一體地進行以下技術方案的設置,在該副切削刃的朝向旋轉方向的切削面的內側,階梯狀凸起的設置有至少一級內側的復合切削面,形成有與內側的復合切削面相交的復合定位分解臺,階梯狀排列的切削面為高效分切臺,階梯狀排列的切削刃為高效分切刃,最外側的高效分切臺為抗裂分切臺,最外側的高效分切刃為抗裂分切刃,和階梯狀的切削刃,或從切削刃向旋轉方向的后切削面上,相對凹陷的設置有凹形槽,或梯形槽,或方形槽,或弧形槽,或曲形槽,或平面形后切削面,或階梯型后切削面,以上結構的任一項切削方式,或以上切削方式的任意組合所形成的組合刃在中心鉆或锪鉆上設置所形成的一種自降溫中心鉆或自降溫锪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仕清,未經李仕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109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