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睡眠呼吸病理分型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610660.7 | 申請日: | 2013-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226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孝文;宋麗娟;金輝;李燕妹;李帥;盧穎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5/08 | 分類號: | A61B5/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huán)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 |
| 地址: | 51021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睡眠 呼吸 病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學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睡眠呼吸病理分型方法。?
背景技術
早在1837年,英國著名小說家查理-狄更新(Charks?Dickens,1812-1870)發(fā)表了一部著名長篇小說,題為《匹克威克外傳》,書中描寫了一位名叫匹克威克(Pickwick?Papers)的胖男孩,此人身材矮小,肥胖,臉紅,嗜睡,這可能是關于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的最早描述。1906年,William?Oscar曾經寫道:在過度肥胖的年輕人中有一個極為特殊的現(xiàn)象,那就是難以自控的睡眠傾向,這與狄更新對匹克威克的描述非常相似。1918年,Olser描述了一種肥胖,嗜睡,發(fā)紺綜合征,命名為Pickwick綜合征。在中國,東漢張仲景在《傷寒論.第六條》(公元200-210年)首次引入“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的鼾癥概念。中國古典文學中對打鼾也有生動的描述,《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干中計”中寫道:“瑜和衣臥倒,嘔吐狼籍。蔣干如何睡得著?…,看周瑜時,鼻息如雷”。《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臥怡紅院”?中寫道:“襲人進了房門…,就聽得(劉姥姥)鼾齁如雷,忙進來,只聞見酒屁臭氣滿屋”。《聊齋志異》“聶小倩”中寫道:“燕以箱篋置窗上,就枕移時,齁如雷吼,寧不能寐”。書中提到的鼻息,齁,都是打鼾的聲音,而且鼾聲都響如雷吼。文學對打鼾的描述遠遠長于人類對鼾聲的研究。?
1960?和1980年期間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leep?apnoea?syndrome?(SAS)的確認,打鼾被認為是SAS最重要的癥狀,直到美國睡眠障礙協(xié)會(ASDA)定義打鼾是“大聲上呼吸道呼吸,不伴有呼吸暫停或肺換氣不足,由咽組織振動引起”,并表示,基于頻率,體位和干擾他人(配偶、床伙伴)的基礎上可分為輕度、中度或重度。?
現(xiàn)在認為打鼾是OSAHS患者最早出現(xiàn)、最為突出、聽得見的特征性癥狀(hallmark)。對于鼾聲的產生機制和聲學特征的研究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沉重的、穩(wěn)定的、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連續(xù)或間歇、?呼吸暫停、呼吸暫停后、或無呼吸暫停等的鼾聲也見于文獻報道。對鼾聲的命名較多,易于混淆,不利于臨床及科學研究。?
研究表明0SAHS患者和單純打鼾(simple?snore,SS)者的鼾聲具有不同的聲學特點,這些特點可能有助于區(qū)分二者。所謂單純打鼾就是指打鼾后無呼吸紊亂事件,打鼾后有呼吸紊亂事件的鼾聲的特點目前缺乏研究。如果忽略0SAHS中的單純鼾聲,至少85%以上的睡眠呼吸信息將被高估或不準確,如果認識0SAHS中單純鼾聲存在,把其它鼾聲作為一種分析,至少忽略10%的呼吸紊亂事件。近年來國外學者注意鼾聲期間鼾聲特征的分析的同時,部分學者注意到OSAHS?患者鼾聲間隔期(從打鼾開始到下一個鼾聲開始)明顯短于正常打鼾者。然而鼾聲間隔期的長短僅是一表明現(xiàn)象,其核心即是睡眠事件,但目前學者們尚未對不同鼾聲期間睡眠事件的特點進行研究。因此我們認為,忽視鼾聲期間睡眠事件的存在可能是鼾聲分析診斷OSAHS精確度不高的原因。?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睡眠呼吸病理分型方法,可把鼾聲和呼吸紊亂事件緊密結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睡眠呼吸病理分型方法,包括:獲取被監(jiān)測者在睡眠過程中,鼾聲間隔期內呼吸紊亂事件的發(fā)生次數(shù),所述鼾聲間隔期為一個鼾聲結束到下一個鼾聲開始,所述呼吸紊亂事件包括低通氣、呼吸暫停;根據(jù)所述鼾聲間隔期內呼吸紊亂事件的發(fā)生次數(shù)進行分型。?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根據(jù)鼾聲間隔期內呼吸紊亂事件的發(fā)生次數(shù)進行分型的方法包括:將鼾聲間隔期內無發(fā)生呼吸紊亂事件的情況劃分為鼾聲Ⅰ型;將鼾聲間隔期內發(fā)生一次呼吸紊亂事件的情況劃分為鼾聲Ⅱ型;將鼾聲間隔期內發(fā)生兩次及兩次以上呼吸紊亂事件的情況劃分為鼾聲Ⅲ型。?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根據(jù)鼾聲間隔期內呼吸紊亂事件的發(fā)生次數(shù)將所述鼾聲Ⅲ型進一步劃分為多種鼾聲類型,使不同的發(fā)生次數(shù)對應不同的鼾聲類型。?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低通氣是指睡眠過程中呼吸氣流降低超過正常氣流強度的50%以上并伴有3%血氧飽和度下降。?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睡眠呼吸暫停是指睡眠過程中口鼻氣流均停止10秒以上。?
實施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未經廣州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1066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綜合檢測儀
- 下一篇:一種低溫杜瓦瓶保溫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