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采樣效率測試方法及專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10410.3 | 申請日: | 2013-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751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永剛;章勇;張蓓蓓;孫玉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環境監測協會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 地址: | 21002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氣 揮發性 有機物 采樣 效率 測試 方法 專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監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采樣效率測試方法,還涉及采用該方法對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采樣效率進行測試專用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針對環保行業空氣和廢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技術陸續有標準分析方法出臺,但是方法的本身主要強調分析方法,而對標準而言,采樣方法也是重中之中,因為采樣的誤差遠遠大于分析誤差。為什么這些標準沒有重視采樣方法,不是因為不知道采樣方法的重要性,而是苦于沒有合適的采樣測試效率裝置去模擬現場采樣時采樣效率問題,所以這些標準避重就輕的忽略了采樣方法。這也是很大一部分環保行業空氣和廢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標準出臺少和緩慢的重要原因。
?而環保行業空氣和廢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出現的無環保標準方法可依,大部分的方法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衛生標準GBZ系列工作場所中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此標準雖然較為全面和系統,但是方法本身較為粗糙,更談不上對采樣效率的考慮了,而且作為環保標準的參考,本身的借鑒意義和作用有多大還是個未知數。
我國目前現用的作業場所空氣中有機毒物的國家標準分析方法,以活性炭管收集樣品的采樣正日趨增多,常見的有機蒸氣及其化合物的采樣由原用的吸收液或注射器采樣逐步被吸附力很強的固體吸附劑,如活性炭、硅膠等所取代。據資料報道,美國OSHA和NIOSH所頒布的空氣中有機蒸氣的監測方法中應用活性炭吸附劑采樣者已達數百種之多,約占其整個監測方法的60%以上。由此足以說明活性炭在作為固體吸附劑的應用方面是十分廣闊的。
目前,空氣中采集氣體樣品普遍采用主動采樣技術,即用大氣綜合采樣器(內置發動機作為動力的來源,加上流量計控制采樣的速率)和采樣吸附劑完成樣品的采集。采樣吸附劑主要有活性炭、硅膠、樹脂和吸收液等。雖然這些被選擇的吸附劑從理論上是有最佳的吸附效果,也被測試過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采樣吸附的過程是個復雜的過程,吸附的效果好壞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包括氣體溫濕度、采樣流速、采樣時間、采樣的氣象條件、吸附劑的容量、采樣干擾和穿透容量等等。目前想要模擬實際樣品的采集十分困難,而且成本也高(用一個房間作為氣源),基本沒有一種方法能實現。
穿透容量(BTV)試驗是活性炭管采樣的特性指標,為了確切尋求活性炭管能適用于現場不同濕度溫度的影響及各種不同濃度的標準氣體采樣(如高濃度,高濕度)時,BTV數據甚為重要。通常,BTV數據取決于吸附劑本身的吸附能力并隨現場環境條件的變化而改變。BTV越小,則越受采樣時間限制,不能反應現場真實濃度,采樣代表性差。反之,BTV越大,對中、高濃度的現場越不受時間的限制,樣品測試結果代表性強,并能如實反映現場不同濃度的分布狀況。本發明完全可以模擬穿透容量實驗的各種要求,濃度可以任意配置,采樣時間和采樣量足夠,現場的環境條件溫濕度只要對緩沖不銹鋼瓶中氣體改變一下設置就能實現。
目前,在環境監測中,對于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采集效率測試進行模擬采集時,往往采用大塑料袋或通風柜配備大氣采樣器的裝置。這些采樣裝置目前存在較大缺點,如:
(1)臨時搭建組合的系統,操作時間長,穩定性差;
(2)一次采樣的體積固定,大塑料袋或通風柜的體積即采樣體積(實驗室內大塑料袋體積10-20L,通風柜體積100-200L),采樣體積無法根據實際需求而更改;
(3)大塑料袋或通風柜采樣,氣體減少形成負壓未考慮,導致采樣速率不均勻;
(4)大塑料袋或通風柜采樣,氣體混勻操作困難;
(5)大塑料袋或通風柜溫度,濕度難以控制,難以達到模擬現場采樣條件。因此需要針對上述的缺點進行改進,設計一種能夠較好模擬實際采樣工作的效率測試裝置,便于工作人員對于實際采集的樣品有更精確的了解。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方便且結果較為準確的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采樣效率測試方法,還提供了一種應用于上述方法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采樣效率測試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環境監測協會,未經江蘇省環境監測協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104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