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咽異感癥的中藥丸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08970.5 | 申請日: | 2013-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564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宋愛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愛民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4 | 分類號: | A61K36/9064;A61P11/04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61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咽異感癥 中藥 丸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醫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咽異感癥的中藥丸劑。
背景技術
咽異感癥發病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是本發明所治療的。臨床表現為咽部有異物感、阻塞感、瘙癢感、燒灼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但進食正常,癥狀輕重與患者情緒有密切關系,情緒憂郁時癥狀加重、情緒愉快時癥狀緩解,常伴有胸脅滿悶、或咳或嘔,屬中醫學的“梅核氣”范疇。情緒不暢、肝氣郁結、肺胃宣降失調、津聚為痰,與氣相搏結于咽喉,致咽中如物阻。通過辯證臨床上采取行氣散結、降逆化痰為治療大法,收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咽異感癥的中藥丸劑,具有見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安全方便、無毒副作用的特點。
本發明所述的治療咽異感癥的中藥丸劑,由如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制成:枳實3份、佛手3份、甘松1份、白豆蔻2份、絲瓜絡2份、丹參3份、白芍3份、玄參2份、夏枯草1份、牛蒡子1份。
本發明是以枳實、佛手為主藥,甘松、白豆蔻、絲瓜絡為輔助藥,丹參、白芍、玄參、夏枯草、牛蒡子為佐使藥物。
本發明中的藥物機理如下:
枳實:降氣除痞、化痰消積。本品辛行苦降,能行氣化痰而消痞,破氣除滿而止痛。
佛手: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燥濕化痰,本品辛行苦泄,善疏肝解郁、行氣止痛。
甘松:行氣止痛、開郁醒脾,常用于思慮傷脾、氣機郁滯等癥。
白豆蔻:化濕行氣、溫中止嘔,常用于脾胃氣滯的脘腹脹滿等癥。
絲瓜絡:祛風通絡、解毒化痰,本品能化痰通絡,善治痰氣郁滯等癥。
丹參:活血調經、涼血消癰、安神。
白芍:養血調經、平肝止痛、斂陰止汗,本品能養肝陰、調肝氣、平肝陽、緩急止痛。
玄參:清熱涼血、滋陰解毒。本品咸寒,清熱涼血、解毒散結、利咽消腫。
夏枯草:瀉肝火、散郁結。本品辛以散結、苦以瀉熱,主入肝經,有良好的清肝散結之效。
牛蒡子:疏散風熱、透疹利咽、解毒散腫。
以上藥物的功效及主治均參考于中醫藥院校本科教材《中藥學》第六版。
制備方法:將上藥炮制合格、稱量配齊,共軋為細粉,和勻、過80-100目細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曬干或低溫烘干,裝袋,每袋10克。
用法及用量:口服,一次一袋,日服三次,20天為一療程。
咽異感癥的癥狀:咽部癢,有異物感、阻塞感、灼燒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胸脅滿悶等。
療效判斷:
痊愈:自覺癥狀全部消失,飲食正常,全身無陽性體征可查。
好轉:咽部自覺梗塞等癥狀明顯減輕,偶有情緒不暢即感咽部異物感,但癥狀輕。
無效:自覺癥狀雖有減輕,逢情緒不暢即加重。
治療結果:臨床試驗治療咽異感癥患者600例,咽異感癥患者經過一個療程治療后痊愈552例,占92%,好轉36例,占6%,無效12例,占2%,總有效率98%。通過治療所示,對病人無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規化驗及肝腎功能檢測未發現異常。
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孫某某,女,33歲,反復不斷的出現咽部異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咽部癢,伴有心煩、胸脅悶滿一月余,曾在中醫院診為神經官能癥,口服西藥治療無效。2011年8月來診我院,經檢查確診為咽異感癥,口服本發明藥物治療一個療程后,癥狀全部消失。隨訪一年未復發。
病例2:患者任某某,女,47歲,患神經衰弱一年之久,近月余自感咽部有異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生氣后癥狀加重。2011年8月來診我院,確診為咽異感癥,口服本發明藥物治療一個療程后痊愈,至今未復發。
病例3:患者劉某某,女,50歲,一月前因生氣引發咽部梗塞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食欲不振,心煩,失眠。2011年7月來診我院,確診為咽異感癥,口服本發明藥物治療一個療程后痊愈。至今未復發。
本發明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所選用的中草藥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根據配伍,本發明具有行氣散結、降逆化痰的功效。
(2)本發明不僅對咽異感癥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且對胃神經官能癥、胃腸功能低下、神經性嘔吐也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3)本發明組方嚴謹、科學高效,具有見效快、療效高、服用方便等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將枳實3份、佛手3份、甘松1份、白豆蔻2份、絲瓜絡2份、丹參3份、白芍3份、玄參2份、夏枯草1份、牛蒡子1份炮制合格、稱量配齊,共軋為細粉,和勻、過80-100目細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曬干或低溫烘干,裝袋,每袋10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愛民,未經宋愛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0897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