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養殖網具網衣在海岸間裝配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08643.X | 申請日: | 2013-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981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石建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E02D29/09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趙青 |
| 地址: | 20009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養殖 網具 海岸 裝配 方法 | ||
1.一種養殖網具網衣在海岸間裝配的方法,采用線密度為178tex和18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漁網防污劑、鋼筋混凝土立柱、船用防污劑、四股尼龍繩、八股尼龍繩、無檔船用錨鏈、鋼筋、水下混凝土、塑料扎帶、滌綸編線、銅合金編織網和鋼筋混凝土樁;其特征是將線密度為178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整經成線密度為178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紗,按照35mm的網目尺寸、“7根成圈+15根襯緯”的網衣編織結構將22根線密度為178tex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紗用經編機加工成規格為“UHMWPE—178tex×36—35”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經編網;用漁網防污劑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經編網進行防污處理,晾干后就獲得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經編網;將線密度為18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并絲成線密度為72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繩紗,將14根線密度為72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繩紗按照Z捻、31mm股捻距、34mm繩捻距的特殊捻繩工藝加工成直徑為12mm的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然后用漁網防污劑對直徑為12mm的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進行防污處理,晾干后就獲得直徑為12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將線密度為18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并絲成線密度為72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繩紗,再將30根線密度為72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繩紗按照S捻、44mm股捻距、39mm繩捻距的特殊捻繩工藝加工成直徑為14mm的S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然后用漁網防污劑對直徑為14mm的S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進行防污處理,晾干后就獲得直徑為14mm防污處理后S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將線密度為18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并絲成線密度為72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繩紗,再將30根線密度為72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按照Z捻、44mm股捻距、39mm繩捻距的特殊捻繩工藝加工成直徑為14mm的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然后用漁網防污劑對直徑為14mm的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進行防污處理,晾干后就獲得直徑為14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剪裁一幅92.4m長度×4.9m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經編網,對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經編網邊緣進行補強處理,獲得一幅92m長度×4.5m寬度邊緣補強處理后的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經編網,以此作為養殖網具網衣;按0.7072的水平縮結系數,在養殖網具網衣長度方向的上邊緣安裝一條直徑為12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以此作為養殖網具網衣浮子綱;按0.7072的水平縮結系數,在養殖網具網衣的下邊緣安裝一條直徑為14mm防污處理后S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以此作為養殖網具網衣下綱;按0.707的垂直縮結系數,在養殖網具網衣寬度方向的左邊緣安裝一條直徑為14mm防污處理后S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以此作為養殖網具網衣左邊緣綱;按0.707的垂直縮結系數,在養殖網具網衣寬度方向的右邊緣安裝一條直徑為14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以此作為養殖網具網衣右邊緣綱,這就完成養殖網具網衣的裝綱;在養殖網具網衣左邊緣綱、右邊緣綱之間每隔2.3m安裝一條直徑為14mm防污S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以此作為養殖網具網衣垂直力綱;在距離養殖網具網衣下綱0.6m處安裝一條連接銅合金編織網上邊緣綱用的連網水平力綱,連網水平力綱采用直徑12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以鋼筋混凝土制作10cm底邊邊長×1m高度的方形鋼筋混凝土樁,距離方形鋼筋混凝土樁頂面10cm處預留一個孔徑為2cm的圓柱形孔,圓柱形孔用于養殖網具網衣垂直力綱的一端與方形鋼筋混凝土樁之間的結縛連接;鋼筋混凝土立柱為中空圓柱形,長度9m、外徑30cm、壁厚10cm;鋼筋混凝土立柱外表面涂三層船用防污劑;以一條長度63cm、直徑14mm的四股尼龍繩插接制作1個周長為15cm的環形尼龍繩扣;以相同的方法再制作129個環形尼龍繩扣,累計獲得130個環形尼龍繩扣;以一條長度63cm、直徑14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插接制作1個周長為15cm的環形超高強繩扣;以相同的方法再制作1314個環形超高強繩扣,累計獲得1315個環形超高強繩扣;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澆制時,在位于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左側的一個平面內,從距離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頂端開始每隔7cm垂直于立柱軸心線安裝1個環形尼龍繩扣;在位于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右側的一個平面內,從距離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頂端開始每隔7cm垂直于立柱軸心線安裝1個環形尼龍繩扣;外露在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外的環形尼龍繩扣用繩周長為44mm、預埋在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內的環形尼龍繩扣用繩周長為106mm;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左側、右側分別安裝65個環形尼龍繩扣,且所有環形尼龍繩扣位于同一個平面內;將一條長度4.5m、直徑為14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順次穿入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左側上65個環形尼龍繩扣后拉緊,并用塑料扎帶系縛固定,以此作為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左側掛網垂直力綱;將一條長度4.5m、直徑為14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順次穿入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右側上65個環形尼龍繩扣后拉緊,并用塑料扎帶系縛固定,以此作為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右側掛網垂直力綱,這就獲得了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左側掛網垂直力綱和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右側掛網垂直力綱;用相同方法獲得規格結構完全相同的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左側掛網垂直力綱和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右側掛網垂直力綱;在左側海岸、右側海岸上分別安裝一根高度3m×底面圓直徑25cm的左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右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在左側海岸與養殖網具網衣間的交匯處用打樁船將所述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下部打入海底4.5m,且確保在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上的左側掛網垂直力綱位于接近左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的一側;左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與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間的距離為5m;在右側海岸與養殖網具網衣間交匯處用打樁船將所述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下部打入海底4.5m,且確保在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上的右側掛網垂直力綱位于接近右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的一側;右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與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間的距離也為5m;左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右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位于同一個平面內;剪裁一幅15.6m長度×5.2m寬度的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經編網,兩次折疊后獲得邊長為5.2m的正方形三層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經編網,對正方形三層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經編網邊緣按5m半徑×90°圓心角的扇形進行修剪,修剪后獲得一幅扇形三層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經編網,以此作為左岸軟連接網衣;再在左岸軟連接網衣半徑方向安裝五條直徑14mm的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五條直徑14mm的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中相鄰兩根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間的夾角為22.5°,位于左岸軟連接網衣水平方向的一條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為左岸軟連接網衣水平力綱,位于左岸軟連接網衣垂直方向的一條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為左岸軟連接網衣垂直力綱,位于左岸軟連接網衣水平力綱與左岸軟連接網衣垂直力綱間的三條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為左岸軟連接網衣徑向力綱;先在左岸軟連接網衣圓周部分的邊緣安裝一條直徑26mm的八股尼龍繩,再用直徑4.5mm尼龍繩按0.2m間距將一條7.86m長度×20.5mm鏈徑的無檔船用錨鏈與上述八股尼龍繩扎縛連接,以此作為左岸軟連接網衣邊緣綱;用相同的方法獲得右側海岸用右岸軟連接網衣、右岸軟連接網衣水平力綱、右岸軟連接網衣垂直力綱、右岸軟連接網衣徑向力綱、右岸軟連接網衣邊緣綱;先將左岸軟連接網衣邊緣綱的一端與左岸軟連接網衣水平力綱的一端用死結連接后再與左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用死結連接,再將左岸軟連接網衣水平力綱的另一端水平拉緊并與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系縛固定;然后每隔5cm以直徑3.9mm滌綸編線將左岸軟連接網衣垂直力綱與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上的左側掛網垂直力綱間進行系縛固定,全部系縛固定完畢后左岸軟連接網衣垂直力綱就固定在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上;低潮位時,在左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所在的一個平面內用切割機對左側海岸基石開一個5m半徑×90°圓心角的左岸圓弧形槽;左岸圓弧形槽以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頂部為圓心,按1.96m弧長間距在左岸圓弧形槽內打4根高度0.5m×底面圓直徑15cm左岸圓柱形鑄鐵樁;先將左岸軟連接網衣邊緣綱順次鋪設在左岸圓弧形槽中,再將左岸軟連接網衣垂直力綱、左岸軟連接網衣徑向力綱拉緊后依次與左岸圓柱形鑄鐵樁間進行系縛固定,然后在左岸圓弧形槽內按1m弧長均勻填充1kg舊網衣,再在舊網衣上端用水下混凝土將左岸圓弧形槽澆筑填滿,澆筑填滿時需確保左岸軟連接網衣邊緣綱貼緊槽底,水下混凝土硬化后就將左岸軟連接網衣平整固定在左側海岸與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之間;按左側海岸同樣的方法,先將右岸軟連接網衣邊緣綱的一端與右岸軟連接網衣水平力綱的一端用死結連接后再與右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用死結連接,再將右岸軟連接網衣水平力綱的另一端水平拉緊并與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系縛固定;然后每隔5cm以直徑3.9mm滌綸編線將右岸軟連接網衣垂直力綱與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上的右側掛網垂直力綱間進行系縛固定,全部系縛固定完畢后右岸軟連接網衣垂直力綱就固定在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上;按左側海岸同樣的方法,低潮位時,在右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與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所在的一個平面內用切割機對右側海岸基石開一個5m半徑×90°圓心角的右岸圓弧形槽;右岸圓弧形槽以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頂部為圓心,按1.96m弧長間距在右岸圓弧形槽內打4根高度0.5m×底面圓直徑15cm右岸圓柱形鑄鐵樁;先將右岸軟連接網衣邊緣綱順次鋪設在右岸圓弧形槽中,再將右岸軟連接網衣垂直力綱、右岸軟連接網衣徑向力綱拉緊后依次與右岸圓柱形鑄鐵樁間進行系縛固定,然后在右岸圓弧形槽內按1m弧長均勻填充1kg舊網衣,再在舊網衣上端用水下混凝土將右岸圓弧形槽澆筑填滿,澆筑填滿時需確保右岸軟連接網衣邊緣綱貼緊槽底,水下混凝土硬化后就將右岸軟連接網衣平整固定在右側海岸與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之間;在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之間澆筑一段92m長度的鋼筋混凝土堤壩并同時預埋一幅高度1m的銅合金編織網、環形超高強繩扣和方形鋼筋混凝土樁,鋼筋混凝土堤壩頂面水平且距離水面高度為4.5m,鋼筋混凝土堤壩坡度為1:1.4;銅合金編織網垂直于鋼筋混凝土堤壩頂面,銅合金編織網裝有上邊緣綱、下邊緣綱,銅合金編織網的上邊緣綱、下邊緣綱分別距離水面3.9m、4.9m;相鄰兩個方形鋼筋混凝土樁之間的間距為2.3m;相鄰兩個環形超高強繩扣之間的間距為7cm,將一條長度92m、直徑14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順次穿入鋼筋混凝土堤壩頂面上1315個環形超高強繩扣后拉緊,用塑料扎帶對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與環形超高強繩扣進行系縛固定,以此系縛固定后的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作為掛網水平力綱;外露在鋼筋混凝土堤壩頂面外的環形超高強繩扣用繩周長為44mm、預埋在鋼筋混凝土堤壩頂面內的環形超高強繩扣用繩周長為106mm;每隔5cm以直徑3.5mm滌綸編線將養殖網具網衣左邊緣綱與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上的右側掛網垂直力綱間進行系縛固定連接,全部系縛固定連接完畢后養殖網具網衣左邊緣綱就固定在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上;每隔5cm以直徑3.9mm滌綸編線將養殖網具網衣下綱與掛網水平力綱間進行系縛固定連接,全部系縛固定連接完畢后養殖網具網衣下綱就固定在鋼筋混凝土堤壩頂面上;每隔15cm以直徑3m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編線將養殖網具網衣的連網水平力綱與銅合金編織網上邊緣綱進行扎縛固定連接;每隔5cm以直徑3.3mm滌綸編線將養殖網具網衣右邊緣綱與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上的左側掛網垂直力綱間進行系縛固定連接,全部系縛固定連接完畢后養殖網具網衣右邊緣綱就固定在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上;最后,將養殖網具網衣浮子綱的兩端水平拉緊后分別與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進行系縛固定連接;這樣左側海岸、左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左岸軟連接網衣、第Ⅰ根鋼筋混凝土立柱、養殖網具網衣、第Ⅱ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右岸軟連接網衣、右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右側海岸就牢固連接成一個緊密相連的整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0864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