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氧化鋁赤泥還原鐵粉的轉窯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06486.9 | 申請日: | 2013-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430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田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茌平縣信發盛吉赤泥處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00 | 分類號: | C22B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2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氧化鋁 還原 鐵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氧化鋁生產赤泥綜合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利用氧化鋁赤泥還原鐵粉的轉窯。
背景技術
氧化鋁生產廢料赤泥,是電解鋁生產中廢物排放中的最大難題,因為在生產過程中赤泥量巨大,對環境的污染較重,長期積累需占用大量土地,同時由于赤泥中含有大量堿性的液體,滲入地下會對土地和地下水產生嚴重污染。目前,國內對赤泥處理還沒有很好的方法,現有技術利用赤泥生產水泥熟料技術,多數是全濕法生產,這種生產方法由于赤泥的濕度大,生產濕泥所需的熱能消耗大,同時生產過程中赤泥也容易出現板結。CN1613809A涉及一種利用氧化鋁生產的廢棄赤泥生產水泥的方法,特別是消除赤泥脫堿后貯存配料時膠結結硬的方法。采用常壓氧化鈣水化法進行赤泥脫堿、貯存配料及常規的生產水泥過程,將脫堿過濾后的赤泥降溫至5℃-55℃再進入生泥生產的貯存配料過程。采用磺酸鹽類添加劑進行表面處理。該技術雖在赤泥的利用上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赤泥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對氧化鋁生產廢料赤泥進行綜合利用,生產氧化鐵粉和水泥熟料的轉窯。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利用氧化鋁赤泥還原鐵粉的轉窯,主要由窯身、窯頭、窯尾、煤氣管、傳動系統、上料系統、排煙系統組成,其中,窯身呈圓筒狀,外殼為鋼質材料制做而成,內襯一層耐火材料,窯身的內腔壁上設有揚塵板;傳動系統設在窯身的外圍,傳動系統帶動窯身轉動。窯身前端連接窯頭,窯頭和窯身密閉結合;窯尾設在窯身的尾部,窯尾的結構及其與窯身連接方式與窯頭相似,窯尾設有排煙口,上部設有進料口,排煙口連通沉降室;煤氣管將煤氣爐產生的煤氣送進窯身內腔;上料系統設在窯身尾部,上料系統通過傳輸帶連接進料口;排煙系統設在窯身的尾部,負責排放窯身內部反應剩余的尾氣;整個窯身呈尾高頭低的傾斜狀。
所述窯身內部為直通腔,轉窯內部從窯尾到窯頭依次分為烘干段、煅燒段、還原段,煤氣管從窯頭一端沿窯身中軸線伸入窯身內腔,并在煅燒段、還原段分別留有通氣孔。
所述窯頭呈圓盤形,窯頭正面周邊設有一周“U”形槽,“U”形槽內襯有耐火巖棉,窯身前端剛好插在“U”形槽內,窯頭背面固定多條復位簧,復位簧能保證窯頭和窯身的密閉結合,并能在爐身熱漲冷縮時窯頭隨窯身前端移動。
上料系統由碎料電機、減速箱、絞龍、配料池、傳輸帶組成,電機通過鏈條連接減速箱,減速箱輸出端通過齒輪組連接絞龍,本系統采用雙絞龍傳輸,絞龍安裝在配料池內,傳輸帶連接配料池進料口。
傳動系統由傳動電機、齒轂組成,齒轂設在窯身外圍,環繞窯身一周,傳動電機通過齒輪和齒轂帶動窯身轉動。
排煙系統由排煙口、沉降室、“U”形管、引風機、煙囪組成,排煙口連通沉降室,沉降室通過引風管道連通“U”形管,引風機安裝在煙囪底端。
本發明所述的轉窯工作時,傳動系統的傳動電機通過齒輪、齒轂帶動窯身轉動。赤泥倒入配料池后,上料系統的碎料電機通過減速箱帶動絞龍轉動,雙絞龍首先將配料池內赤泥攪碎,然后將赤泥從配料池輸送到傳輸帶,傳輸帶將赤泥送到進料口。赤泥送入窯身內部后,在重力作用下,逐步從轉窯尾部向窯頭方向運動,期間不斷被揚尖板揚起,使赤泥粉末與窯內氣體的充分混合,以達到充分干燥、煅燒、還原的目的。窯身內部氣體在排煙系統的引風機和煙囪作用下,和赤泥呈逆向運動,當赤泥到達烘干段時,赤泥首先被熱氣體烘干,繼續運動到煅燒段時,赤泥已經充分干燥,煤氣管向煅燒段送入的煤氣和鼓入的空氣混合并燃燒,對處于煅燒段的赤泥進行煅燒和初步還原;當赤泥到達還原段后,高溫赤泥和CO充反應,赤泥中的Fe2O3被還原成Fe3O4(化學方程式:3Fe2O3+CO=2Fe3O4+CO2),然后從出料口排出后再經球磨磁選,一部分為高品位鐵粉,另一部分為尾料再利用。
本發明設計科學,性能良好,實現了赤泥的吃干榨凈,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其中:1、窯身2、窯頭3、揚尖板4、煤氣管5、進料口6、出料口7、碎料電機8、減速箱9、絞龍10、配料池11、傳輸帶12、傳動電機13、齒轂14、排煙口15、沉降室16、“U”形管17、引風機18、煙囪19、窯尾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利用氧化鋁赤泥還原鐵粉的轉窯,主要由窯身1、窯頭2、窯尾19、煤氣管4、傳動系統、上料系統、排煙系統組成,其中,窯身1呈圓筒狀,外殼為鋼質材料制做而成,內襯一層耐火材料,窯身1的內腔壁上設有揚塵板3;傳動系統設在窯身1的中部,傳動系統帶動窯身1轉動。窯身1前端與窯頭2對接,窯頭2和窯身1密閉結合;窯尾19設在窯身1的尾部,窯尾19的結構及其與窯身1連接方式與窯頭2相似,窯尾19設有排煙口14,上部設有進料口5,排煙口14連通沉降室15;煤氣管4將煤氣爐產生的煤氣送進窯身1內腔;窯身1尾端的上部設有進料口5,上料系統靠近窯身1尾部,上料系統通過傳輸帶11連接窯身1的進料口5;排煙系統連通窯身1的尾部,負責排放窯身1內部反應剩余的CO2氣體;整個窯身1呈尾高頭低的傾斜狀。窯身1內部為直通腔,轉窯內部從尾部到窯頭依次分為烘干段、煅燒段、還原段,煤氣管4從窯頭2一端沿窯身中軸線伸入窯身1內腔,并在煅燒段、還原段分別留有通氣孔。窯頭2呈圓盤形,窯頭2正面周邊設的一周“U”形槽16,“U”形槽16內襯有耐火巖棉,窯身1前端剛好插在“U”形槽16內,窯頭2背面固定多條復位簧,復位簧能保證窯頭2和窯身1的密閉結合,并能在爐體1熱漲冷縮時窯頭隨窯身1前端移動。上料系統由碎料電機7、減速箱8、絞龍9、配料池10、傳輸帶11組成,碎料電機7通過鏈條連接減速箱8,減速箱8輸出端通過齒輪組連接絞龍9,本系統采用雙絞龍9傳輸,絞龍9安裝在配料池10內,傳輸帶11連接配料池10和進料口5。傳動系統由傳動電機12、齒轂13組成,齒轂13設在窯身1中間,環繞窯身1外圍一周,傳動電機12通過齒輪和齒轂13帶動窯身1轉動。排煙系統由排煙口14、沉降室15、“U”形管16、引風機17、煙囪18組成,排煙口14連通沉降室15,沉降室15通過管道連通二排“U”形管16,引風機17安裝在“U”形管16和煙囪18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茌平縣信發盛吉赤泥處理有限公司,未經茌平縣信發盛吉赤泥處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0648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尿素-甲醛膠粘劑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即食杏仁薄片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