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修復式柔性被動防護系統產品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03590.2 | 申請日: | 2013-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150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呂漢川;高柏松;李明輝;彭玉金;王珣;薛元;龐應剛;李慶海;鄒興普;王萬值;李能;李路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奧特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修復 柔性 被動 防護 系統 產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邊坡防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修復式柔性被動防護系統產品。
背景技術
目前,在邊坡防護時,為了抵消墜落物的沖擊力需要在防護網上安裝減壓環,其存在的缺點是:減壓環消能后不能重復使用,防護系統在完成攔截墜落物沖擊后,往往需要更換零部件才能恢復功能,使用壽命短。如何克服這一技術問題成為了該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修復式柔性被動防護系統產品,不僅具有消能減壓效果,而且在防護系統完成攔截墜落物沖擊后,不需更換零部件即可恢復功能,能完全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可修復式柔性被動防護系統產品,包括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在上、下支撐繩之間縱橫交織有若干拉繩,并且鋪掛防護網,在防護網頂端通過鋼柱支撐在地底基巖上形成開口,底端通過螺紋鋼錨桿固定在地底基巖上,鋼柱頂端通過拉錨繩與地底基巖連接,在上、下支撐繩和拉錨繩上設置減壓板,所述減壓板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若干通孔,上、下支撐繩和拉錨繩通過通孔穿接于減壓板上。
進一步,所述通孔邊緣有倒圓。
進一步,所述通孔有兩排,通孔等間距均勻布置,鋼絲繩上下交替穿接于通孔中形成波浪狀。
作為優選,所述減壓板厚16mm,通孔之間間隔120mm。
作為優選,所述防護網為雙絞六邊形網,使用時即使單個網孔破壞時也不會發生連續破壞的情況。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減壓板修復后,可重復利用,消能功能可以得到恢復,且操作簡單,不僅具有消能減壓效果,而且在防護系統完成攔截墜落物沖擊后,不需更換零部件即可恢復功能,從而增加防護系統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拉錨繩與減壓板的連接示意圖;
圖3為雙絞六邊形網的局部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參見圖1至圖3,可修復式柔性被動防護系統產品,包括上支撐繩4和下支撐繩5,在上、下支撐繩4、5之間縱橫交織有若干拉繩,并且鋪掛雙絞六邊形網6,在雙絞六邊形網6頂端通過鋼柱7支撐在地底基巖上形成開口,底端通過螺紋鋼錨桿固定在地底基巖上,鋼柱7頂端通過拉錨繩8與地底基巖連接,在上、下支撐繩4、5和拉錨繩8上設置減壓板1,所述減壓板1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兩排通孔2,通孔2等間距均勻布置,上、下支撐繩4、5和拉錨繩8分別上下交替式的穿過通孔2形成波浪狀。
所述通孔2邊緣有倒圓,避免上、下支撐繩4、5、拉錨繩8與通孔2邊緣過度摩擦造成磨損。
所述減壓板1厚16mm,通孔2之間間隔120mm。
為了增強防護效果還可以在雙絞六邊形網6外鋪掛環形網9。
在攔截墜落物時,利用上、下支撐繩4、5、拉錨繩8與減壓板1之間的摩擦達到消能減壓效果。減壓板1遇到拉力提升,需要提升防護系統能級的時候,可將上、下支撐繩4、5和拉錨繩8重新進行穿插,穿過減壓板1上更多的通孔2,重復利用;并且可更換,操作簡單,解決了減壓環只能消能不能重復使用的問題。在防護系統完成攔截墜落物沖擊后,不需更換零部件即可恢復系統功能,從而增加防護系統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奧特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奧特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035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診斷方法及集成ECU
- 下一篇:分布式節點信息收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