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電容漏電檢測電路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99445.1 | 申請日: | 2013-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55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明(設計)人: | 巨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思創達通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2 | 分類號: | G01R3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東京 |
| 地址: | 710065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電容 漏電 檢測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儀器儀表領域,涉及一種新型電容漏電檢測電路。
背景技術
電容器是電子線路中最常用的元器件之一,它具有濾波、整流、隔直通交、穩壓的作用。雖然現在的電氣都在大量使用集成電路,但是作為分立元器件的電容器卻是在集成電路輔助電路中不可缺少的電子元件。因此電路中電容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電器的質量,特別是電容常常有不可忽略的能量損失的情況,這些能量損失多半是由電容的漏電引起的。漏電除了造成能量的損失外,還對電路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
電容器使用時間過長的話,就會出現漏電的現象,往往這種漏電現象不易被發覺,如果不及時更換就會引起電路的障礙,甚至導致電路板被燒壞。
常用的電容漏電檢測電路,大部分采用微處理器通過ADC采集漏電后端采樣電阻上的電壓,從而獲取漏電電流,然后通過數碼管、液晶等方式顯示。這種以處理器為中心的電容漏電檢測電路,其精度高,但是成本高,系統復雜,并且超過處理器溫度工作范圍的環境下無法使用。而發明電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能夠適應更廣的環境溫度范圍,從而能夠實現成本比較敏感,工作環境惡劣的電容漏電檢測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新型電容漏電檢測電路,該電路是由一只二極管構成的電容漏電檢測電路,可以靈敏地檢測出電容500兆歐姆以上的漏電阻。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電容漏電檢測電路,由二極管、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發光氖管、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開關組成;其中第一電阻與第二電阻、第三電阻串聯,第二電容與發光氖管并聯,二極管的正端與第一電阻連接,二極管的負端與發光氖管連接,第四電阻與開關串聯。
上述的一種新型電容漏電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電源電壓經由第一電阻與第二電阻分壓后,經由二極管進行半波整流,以將交流電變為直流電,給第二電容充電。
上述的一種新型電容漏電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檢測電路的被檢測電容存在漏電現象,則發光氖管會閃爍,且其閃爍頻率取決于被檢測電容的漏電程度。
本發明電路的可以有效的檢測電容漏電情況,不僅能檢測出漏電現象,而且能檢測出電容的漏電程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設計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新型電容漏電檢測電路;
圖1中:VD1、二極管;C1、第一電容;C2、第二電容;LP1、發光氖管;R1、第一電阻;R2、第二電阻;R3、第三電阻;R4、第四電阻;SA1、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是本發明一種新型電容漏電檢測電路的電路圖,包括:二極管VD1、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發光氖管LP1、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開關SA1組成;其中第一電阻R1與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串聯,第二電容C2與發光氖管LP1并聯,二極管VD1的正端與第一電阻R1連接,二極管VD1的負端與發光氖管LP1連接,第四電阻R4與開關SA1串聯。
第一電阻R1與第二電阻R2串聯,用于將電源分壓后加到二極管VD1的正極,由于從電源引出的電流只有約0.5mA,所以兩只電阻的溫度很低。第一電阻R1和第二電阻R2分壓后的電壓經過二極管VD1半波整流,在約15s的時間里就可以將第一電容C1電解電容兩端充電到大約160V左右。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是本發明一種新型電容漏電檢測電路的電路圖,將被檢測電容連接到電路中,如果被檢測電容存在漏電現象,則發光氖管LP1會閃爍,且其閃爍頻率取決于被檢測電容的漏電程度,即電容漏電越嚴重,發光氖管LP1閃爍頻率越快,電容漏電越小,發光氖管LP1閃爍頻率慢。
以上實施例僅是對本發明的參考說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內容的任何限制,顯然在本發明的思想下,可做出不同形式的結構變更,但這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之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思創達通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西安思創達通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994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池微短路的識別方法
- 下一篇:低壓客戶端綜合運行參數監測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