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麥種質資源培育紫色小麥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97640.0 | 申請日: | 2013-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662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馬士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士芳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35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太谷 不育 小麥 種質 資源 培育 紫色 方法 | ||
用引自中國農業大學的太谷核不育農大139小麥為母本,以新麥18為輪回父本雜交連續回交6代,每次均從回交后代中選優良的不育株授新麥18的花粉,在回交第6代的基礎群體中選不育株授新麥18的花粉后的植株所結種子即為核不育小麥新麥18,按照此種方法把普通小麥新麥18轉育成核不育新麥18。以轉育好的優良太谷核不育新麥18種質資源為母本,以山農紫麥1號為輪回父本雜交連續回交6代,每次均從回交后代中選農藝性狀優良的不育株授山農紫麥1號的花粉,然后在回交第6代的基礎群體中選農藝性狀優良的可育株。從選到優良可育株中篩選籽粒全部為紫色的單株。然后再按照常規的系譜法篩選籽粒全為紫色的小麥。本發明的新穎性是培育紫色小麥的新方法,創造性地利用白粒太谷核不育小麥作為母本,利用紫色小麥作為父本的雜交回交技術,實用性強,充分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麥的雄花完全敗育的特點,省去了大量的人工去雄,大大提高育種效率。?
發明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特色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選育領域。本發?明利用我國獨有的遺傳資源太谷核不育小麥及紫色小麥基因而采取的一種高效育種方法。以超前的意識使紫色小麥的培育方法在國內居于領先地位。?
發明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飲食結構正在由溫飽型向功能型轉變。紫色小麥擁有一種非常特殊的紫色種皮,它含有天然花青素的成份,有非常高的價值(抗氧化劑),能夠保護人體細胞,減少疾病發生。目前,一些育種人員采取的育種方法都是以白粒小麥品種與紫色小麥雜交,從雜交后代中選育紫色小麥,而常規的雜交方法就是人工去雄。本發明主要是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麥種質資源的雄性不育的特點,省去了大量的人工去雄。?
發明內容:?
一種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麥種質資源培育紫色小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太谷核不育小麥的特點:太谷核不育小麥是山西省太谷縣水秀鄉郭家堡村高忠麗于1972年發現的雄性不育材料,其不育性受一個顯性基因所控制,基因符號原為Tal,國際登記的基因符號是ms2,該基因表達的關鍵時期在花粉母細胞形成前后,雄性敗育十分徹底,遺傳穩定性好。太谷核不育則是由一個顯性雄性不育基因控制的,因它位于4D染色體的短臂上,距離著絲點大約31.2個交換單位。太谷核?不育小麥雌花正常,雄花敗育徹底,開花時穎殼張開,柱頭外露,開放授粉時異交結實率高。太谷核不育小麥雄性不育植株所結的種子,始終要分離為一半左右的可育株和一半左右的不育株。再給分離出的不育株授其它小麥的花粉,下一代仍有半數單株雄性不育,而另一半可育株卻從此一直可育。?
[002]本發明所用太谷核不育小麥新麥18的創制過程。用引自中國農業大學的太谷核不育小麥農大139(太谷核不育農大139小麥已在專利公報上公開,公開號1806519,專利號200510002391,太谷核不育小麥農大139具有雄性敗育徹底,異交結實率高的優點。)為母本,用新麥18為父本,在其后代中選不育株再授新麥18小麥的花粉,如此以新麥18為輪回父本連續回交6代,每次均從回交后代中選植株性狀與新麥18相似的不育株,再授新麥18的花粉,篩選得到的雄性不育株所結種子的小麥即為太谷核不育小麥新麥18,轉育得到的太谷核不育小麥新麥18就是太谷核不育小麥種質資源,這樣就把普通小麥新麥18轉育成核不育小麥新麥18,而新麥18則成為核不育新麥18的保持系。也就是說核不育小麥新麥18中的不育株授新麥18小麥的花粉,核不育新麥18的植株性狀才能與新麥18相似。?
[003]本發明所用的親本新麥18的簡介。新麥18品種特征特性。屬半冬性矮桿中早熟品種。幼苗健壯,分蘗力強,?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株高75厘米左右,莖桿粗壯,株型緊湊,葉片短、寬,長相清秀,穗層整齊,穗大穗勻,結實性好,穗粒數多。長方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均勻飽滿,外觀商品性好,抗干熱風,成熟落黃好。產量三要素協調,每畝成穗數42萬左右,每穗粒數38粒上下,千粒重41克左右。籽粒容重為806克/升,粗蛋白含量為15.6%,濕面筋含量為31.3%,品質達國家強筋小麥標準。綜合抗性好,高抗條銹病、中抗白粉病、葉銹病和紋枯病、中感葉枯病和赤霉病。新麥18是河南省新鄉農科院育成于2004年3月1日取得品種權保護,品種權號為CNA2002024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士芳,未經馬士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976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器件制造的光刻設備的輻射源以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葡萄專用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