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理改良鹽堿地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96601.9 | 申請日: | 2013-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212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1-16 |
| 發明(設計)人: | 蘆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金螳螂園林綠化景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79/00 | 分類號: | A01B7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1500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理 改良 鹽堿地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清洗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理改良鹽堿地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人類的不合理活動以及環境的不斷惡化,導致土地鹽堿化程度不斷加劇,不僅極大地破壞了生態環境,而且導致可用土地不斷減少,使得鹽堿地改造改良治理成為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對于鹽堿地的改造,人類做了諸多有意義的探索和研究,主要有如下幾種方法:1、化學改良法,即向鹽堿地加入大量的化學物質,如石膏、磷石膏、酸性物質以及保水劑等化學,以改良鹽堿地的有效成分;2、生物學方法,主要是通過種植耐堿性植物,人工建立枯草層等;3、物理方法,主要通過翻松土層,改變鹽堿層的物理結構。上述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鹽堿地的進一步鹽堿化,但均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仍有進一步研究發展的空間。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理改良鹽堿地的方法,其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可操作性強等優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所述的治理改良鹽堿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先翻耕鹽堿地,再將翻耕后的鹽堿土攤平均勻得鹽堿土層,在鹽堿土層上設置鹽池;
(2)在鹽堿土層表面鋪設第一隔鹽層;
(3)在第一隔鹽層表面平行鋪設若干主滲水管,所述主滲水管保持傾斜設置,主滲水管位置較低的一端與鹽池連通;
(4)在主滲水管上蓋設于第二隔鹽層;
(5)在第二隔鹽層上鋪設客土層。
其中,所述步驟(1)中鹽堿土層的厚度為0.5米以上。
其中,所述步驟(1)中鹽池底部設有防水層,所述防水層由HPDE膜制作;所述鹽池的深度為1米。
其中,所述步驟(2)中第一隔鹽層為粗砂層或碎石層或粗砂和碎石混合層,所述第一隔鹽層的厚度為1厘米。
其中,所述步驟(3)中主滲水管為HPDE滲水管,所述兩個相鄰主滲水管之間的距離為10米,兩個相鄰主滲水管通過若干支滲水管連接連通,所述主滲水管和支滲水管組成滲水管層;所述主滲水管傾斜角度為3-5度;所述主滲水管和支滲水管外均包覆有濾料層,所述濾料層的厚度為8-10厘米。
其中,所述步驟(4)中第二隔鹽層為粗砂層或碎石層或粗砂和碎石混合層,所述第二隔鹽層的厚度為2厘米。
其中,所述步驟(5)中客土層為0.5-1米。
其中,所述客土層的外邊緣靠近主滲水管處設有若干觀察孔,觀察孔的深度為0.2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在鹽堿土層和客土層之間設有第一隔鹽層,主滲水管和第二隔鹽層,有效的阻止了在鹽堿土層和客土層之間形成毛細作用,即有效地切斷了鹽堿土層鹽分進入客土層的通道,從根本上解決了土地鹽堿化的問題。本發明具有成本地,工藝簡單以及可操作性強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構造的示意圖;
圖中:
1、鹽堿土層;?????2、第一隔鹽層;??????3、防水層;?????4、鹽池;
5、第二隔鹽層;???6、客土層;??????????7、觀察孔;?????8、主滲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結合圖1,治理改良鹽堿地的方法,具體改良過程如下:
(1)先翻耕鹽堿地,再將翻耕后的鹽堿土攤平均勻得鹽堿土層1,在鹽堿土層1上設置鹽池4。本發明優選所述鹽堿土層1的厚度為0.5米以上,當然,鹽堿土層1厚度越大越好,翻耕鹽堿地的目的在于破壞其原來已經形成的毛細作用,盡可能減小下層地鹽等化學物質上移的速度。
(2)在鹽堿土層1表面鋪設第一隔鹽層2。所述第一隔鹽層2為粗砂層或碎石層或粗砂和碎石混合層,所述第一隔鹽層2的厚度為1厘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金螳螂園林綠化景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金螳螂園林綠化景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9660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柱式橋墩地震耗能構造
- 下一篇:感覺統合能力的訓練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