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水平儀的抹泥板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96289.3 | 申請日: | 2013-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66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高靜;袁代華;鄧金智;斯明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F21/06 | 分類號: | E04F21/06;E04F21/08;E04G21/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華典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豐;楊保剛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平儀 抹泥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用手工工具,具體涉及一種建筑用的帶水平儀的抹泥板。
背景技術
抹泥板是建筑泥工的常用工具,建筑泥工通過抹泥板將水泥漿或石灰漿均勻的抹在磚墻面上,以保證磚墻的穩定性以及提升磚墻面的平整性。現有的抹泥板由鋼板、支腳和手柄三部分組成,支腳連接在鋼板上,手柄與支腳連接。建筑泥工手握手柄,并揮動手柄,將鋼板上的水泥漿或石灰漿均勻的抹在磚墻面上。但是在抹泥板的長期使用過程中,除了經驗非常豐富的建筑泥工外,其他人不能很好地判斷抹泥板的鋼板底面是否與墻面或天花板保持平行,因而難以確定所加工出的墻面(或天花板)與天花板(或墻面)之間是否垂直。除此之外,建筑泥工在抹料的過程中,需建筑泥工對鋼板施加一定力才能將水泥漿或石灰漿和墻面牢固結合,然而在長期作業過程中,建筑泥工的勞動強度高、手極易疲勞,因而無法保證抹灰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水平儀的抹泥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帶水平儀的抹泥板,包括鋼板、支架和手柄,支架與鋼板連接,手柄與支架連接,其特征在于:支架上設有兩個水平儀,兩個水平儀分別在支架上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設置,所述水平儀包括矩形玻璃管,矩形玻璃管內裝有有色液體,所述有色液體的體積為矩形玻璃管容積的一半,支架上對應矩形玻璃管四條邊的中點處開設有觀察孔。
進一步地,鋼板上設有振動電機,手柄上設有振動電機的開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支架上設置水平儀,該水平儀包括矩形玻璃管,矩形玻璃管內裝有一半的有色液體,若管內兩邊的有色液體的高度相同,則抹泥板的鋼板與墻面或天花板平行,反之則兩者不平行;采用矩形玻璃管結構,不但能測水平面,還能測垂直面,因而通過觀察液面位置可直觀看出鋼板底面是否與墻面或天花板平行,使用觀察直觀、易懂。
2、鋼板上設有振動電機,手柄上設有振動電機的開關,當振動電機不工作的時候,可以當做常規的抹泥板使用,當振動電機工作的時候,振動電機將振動傳給鋼板,鋼板振動將水泥漿或石灰漿壓實在墻面上,不需要依靠建筑泥工多大的手勁,減小了建筑泥工的勞動強度,提高建筑泥工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加工天花板時水平儀內液面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加工墻面時水平儀內液面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帶水平儀的抹泥板,包括鋼板1、支架2和手柄3,鋼板1上連接有支架2,支架2上連接有手柄3。手柄3外套設有一層PVC層,使泥工握住并時體感舒適度大大提高,并且抹泥板的外形美觀、使用壽命長、安全環保。支架2上設有水平儀7,該水平儀7可設兩個,兩個水平儀7分別在支架2上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設置。所述水平儀7包括矩形玻璃管71,矩形玻璃管71內裝有有色液體,所述有色液體的體積為矩形玻璃管71容積的一半。支架2上對應矩形玻璃管71四條邊的中點處開設有觀察孔,通過這些觀察孔,可方便看出矩形玻璃管71內液面位置所在。為了使液面位置更加清楚,可在矩形玻璃管71的每條邊的中點處標有中點刻度線。
當抹泥板加工天花板時,水平儀7內的液面位置如圖2所示,若兩側的液面位置均位于中點刻度線時,則表示抹泥板的鋼板與天花板平行,反之,則兩者不平行;當抹泥板加工墻面時,水平儀7內的液面位置如圖3所示,若兩側的液面位置均位于中點刻度線時,則表示抹泥板的鋼板與天花板平行,反之,則兩者不平行。因而通過觀察液面位置可直觀看出鋼板底面是否與墻面或天花板平行,使用觀察直觀、易懂。
鋼板1上還設有振動電機5,振動電機5的開關6設置在手柄3上。當振動電機5不工作的時候,可以當做常規的抹泥板使用,當振動電機5工作的時候,振動電機5振動傳給鋼板1,鋼板1振動將水泥漿或石灰漿壓實在墻面上,不需要依靠建筑泥工多大的手勁,減小了建筑泥工的勞動強度,提高建筑泥工的工作效率。
鋼板上,與支架2連接的表面上還連接有“U”型擋板,其中“U”型擋板的長度小于鋼板1的長度,其長度大致為鋼板1長度的1/4-2/5;“U”型擋板的寬度與鋼板1的寬度大致相同;“U”型擋板的高度根據手柄3與鋼板1之間的距離加以確定,其高度大致為手柄3與鋼板1之間距離的1/2,因而在“U”型擋板與鋼板1之間形成類似于“簸箕”狀的結構。之所以將“U”型擋板設置在鋼板1的尾部,因為建筑泥工在使用抹泥板時,抹泥板往往繞建筑泥工的肩膀上的某一點做圓弧運動,鋼板1的頭部刮下或掉落的水泥漿或石灰漿順勢掉落入“U”型擋板與鋼板1之間的“簸箕”狀結構中并收集起來再利用,減少了水泥漿或石灰漿的浪費,節約建材,減少了建筑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9628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磁懸浮透明多媒體影像展示柜
- 下一篇:一種嬰幼兒有聲爬行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