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后橋輪轂軸承內圈單頭壓裝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95317.X | 申請日: | 2013-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86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榮立帥;龔永平;林文鋼;鄔贛峰;朱兆文;伍宣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方盛車橋(柳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27 | 分類號: | B23P19/027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榮久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 地址: | 545006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后橋 輪轂 軸承 內圈 單頭壓 裝機 | ||
1.一種后橋輪轂軸承內圈單頭壓裝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復合油缸(1)、脹心機構(2)、過渡連接盤(6)、用于頂壓輪轂軸承內圈的軸承壓頭(3),以及用于為復合油缸(1)提供動力的液壓站(10),所述的液壓站(10)通過油管與復合油缸(1)連接,復合油缸(1)通過平衡吊(8)與導軌(7)柔性連接,所述的脹心機構(2)位于后橋總成的軸管(5)內,軸承壓頭(3)位于后橋總成的軸管(5)外,該脹心機構(2)、軸承壓頭(3)分別與復合油缸(1)的同一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橋輪轂軸承內圈單頭壓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油缸(1)包括外缸體(11)、前端蓋(12)、外活塞(13)、后端蓋(14)、內缸后端蓋(15)、內活塞(16),所述的外缸體(11)上分別設有進油孔和出油孔,所述的前端蓋(12)、后端蓋(14)分別安裝在外缸體(11)的前、后兩端,所述的外活塞(13)為整體加工件,活塞中部的內外壁上分別設有外缸的活塞頭(131)和內缸的內缸前端蓋(133),外活塞(13)兩端的外徑作為外缸的活塞桿(132),內孔作為內缸的缸體部分,并且在外活塞(13)上設有內缸的進油孔。
3.該外活塞(13)安裝在外缸體(11)內,外活塞(13)兩端的活塞桿(132)分別穿過前、后端蓋的內孔;所述的內缸后端蓋(15)安裝在外活塞(13)內孔的后端,該內缸后端蓋(15)上設有回油孔,所述的內活塞(16)一端為活塞頭(161)、另一端為活塞桿(162),該內活塞的活塞頭(161)安裝在外活塞(13)內的內缸后端蓋(15)與內缸前端蓋(133)之間,內活塞(16)的活塞桿(162)伸出內缸前端蓋(133)與脹心機構(2)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后橋輪轂軸承內圈單頭壓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脹心機構(2)包括拉桿(21)、導向筒(22)、活動脹塊組件(23)、封蓋(25)以及位于活動脹塊組件(23)內的楔形頂桿(24),所述的導向筒(22)一端端部設有法蘭(221),導向筒(22)另一端并排設有所述的活動脹塊組件(23);所述的拉桿(21)一端與內活塞(16)的活塞桿(162)連接,拉桿(21)另一端依次穿過導向筒(22)、楔形頂桿(24)的內孔并與位于楔形頂桿(24)一端的螺母緊固連接,所述的封蓋(25)緊固連接在活動脹塊組件(23)的后端,該封蓋(25)、活動脹塊組件(23)、導向筒(22)依次位于后橋總成的軸管(5)內。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后橋輪轂軸承內圈單頭壓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頂桿(24)上設有至少4個呈對稱分布的斜面,斜面的斜角α=5~15°。
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后橋輪轂軸承內圈單頭壓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承壓頭(3)為帶有凸肩(31)的筒狀結構,該軸承壓頭(3)的凸肩(31)上對稱分布有至少2個便于快速更換的弧形缺口(32),該軸承壓頭(3)的凸肩(31)通過過渡連接盤(6)與復合油缸(1)的前端蓋(12)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方盛車橋(柳州)有限公司,未經方盛車橋(柳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9531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