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含鎢褐鐵礦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93875.2 | 申請日: | 2013-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116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孫偉;韓海生;劉文莉;唐鴻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3D1/001 | 分類號: | B03D1/001;C22B1/02;C22B3/04;B03C1/015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處理 褐鐵礦 方法 | ||
1.一種處理含鎢褐鐵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含鎢褐鐵礦進行浮選脫除含硅礦物,得到含鎢褐鐵精礦;所得含鎢褐鐵精礦與焦炭按質量比3~5:1混合,再加入含鎢褐鐵精礦和焦炭總質量10~20%的還原焙燒強化劑后,置于800~900℃環境中,還原焙燒30~60min;還原焙燒所得產物經研磨后進行中性浸出,得到鎢酸鹽溶液和浸出渣,浸出渣采用磁場進行磁選分離,得到鐵精礦和有價金屬尾礦;所述的還原焙燒強化劑為氧化鈣、方解石、氫氧化鈉、硝酸鉀、硫酸鉀、過氧化鈉、過氧化鉀、碳酸鈉、碳酸氫鈉、硝酸鈉、硫酸鈉、亞硫酸鈉、腐殖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中的一種或幾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選是在含鎢褐鐵礦中加入褐鐵礦抑制劑后,調節pH為4~6,采用捕收劑進行含硅礦物的浮選分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褐鐵礦抑制劑為腐植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苛性淀粉中的一種或幾種。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收劑為十二胺、季銨鹽、季鏻鹽中的一種或幾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直到-0.074mm顆粒含量不少于70%。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性浸出是在40~50℃,浸出15~30min,其中,固液體積比為1:5~8。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場強度為300~500GS。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價金屬尾礦為主要含錳、銅、鋅、鉍、鈷在內的混合礦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9387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