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包裝箱密封膠條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93762.2 | 申請日: | 2013-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23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賴玉活;金剛;房學明;李勇;暢國幃;朱江平;羅高昌;周百靈;梁飛龍;葛振偉;羅園;唐羽林;柴微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長虹數控機床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53/00 | 分類號: | B65D53/00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匯博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郭平香 |
| 地址: | 545006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裝箱 密封膠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密封膠條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包裝箱密封膠條。
背景技術
目前,各種包裝箱所使用的密封膠條普遍如下所述:一般的密封膠條貼緊箱體后,關上箱子,由于密封膠條存在一定的疏水性和透氣性,箱子和膠條間存在間縫隙,密封不嚴,從而存在滲水、漏氣等現象;在箱子密封后,箱子內部氣壓要大于外界氣壓,箱子內氣流向外流動,氣密性不穩定;箱子蓋上后,密封膠條受到擠壓,會產生縱向變形,由于沒有緩沖帶,使得密封膠條容易變形拉長。因此使用一般的密封膠條,很難保證包裝箱的密封性,實用性不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實現多層密封、氣壓自鎖、不易變形,能提高包裝箱密封性能、實用性較大的包裝箱密封膠條。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包裝箱密封膠條,所述密封膠條的縱截面形狀自上而下為矩形和梯形的組合,密封膠條縱截面的兩邊設有凹凸結構。當箱內和外界存在氣壓差時,密封膠條的凹凸結構對氣壓差逐層遞減,以大化小,以小化無,起到多重密封的效果。
作為進一步限定,以上所述矩形與梯形相接的邊長長度相同。
作為進一步限定,以上在密封膠條的中心開設有中心孔。中心孔可緩解密封膠條受壓時的縱向變形,減小密封膠條長度的變化,使得密封膠條與箱體接觸穩定,更好地保證箱體密封性。
作為進一步限定,以上在密封膠條的下方設有開口,所述開口與中心孔相接。開口的一邊夾進包裝箱上箱體的卡扣里,起到對整個密封膠條穩固在箱體邊緣的效果;密封膠條開口朝里,當箱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時,氣流向外流動擠壓開口部分,形成一定的擠壓角度,密封膠條的上下面會更緊密地貼著上下箱體,形成氣壓自鎖。
作為進一步限定,以上所述開口的縱截面自上而下由小變大;其小開口端與中心孔相接,長度小于中心孔直徑。
作為進一步限定,以上所述密封膠條為硅橡膠密封膠條。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保證整個密封膠條的變形量保持不變,密封膠條能更耐久使用。本發明的硅橡膠密封條由于密封膠條中心設計有中心孔,關上箱體時,膠條會有被拉長變形的趨勢,中心孔可緩沖掉幾乎所有會使密封膠條產生縱向變形的力,減小密封膠條長度的變化,保證整個密封膠條的變形量保持不變。
2.??????更好地保證包裝箱密封性,提高包裝箱質量。本發明的硅橡膠密封條由于膠條的上下兩個凹凸結構形狀面被包裝箱上下箱體擠壓,可形成多重密封效果;密封膠條的開口面由于箱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氣流向外流動擠壓開口部分,形成一定的擠壓角度,密封膠條的上下面會更緊密地貼著上下箱體,形成氣壓自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包裝箱密封膠條的縱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包裝箱密封膠條的使用狀態圖。
圖3為現有包裝箱密封膠條A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現有包裝箱密封膠條B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凹凸結構,2-中心孔,3-開口,4-包裝箱上箱體,5-包裝箱上箱體卡扣,6-包裝箱下箱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實施例表示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包裝箱密封膠條,為硅橡膠密封膠條,密封膠條的縱截面形狀自上而下為矩形和梯形的組合,矩形與梯形相接的邊長長度相同,密封膠條的縱截面兩邊設為凹凸結構1;在密封膠條的中心開設有中心孔2;在密封膠條的下方設有開口3,開口3與中心孔2相接;開口3的縱截面自上而下由小變大,呈三角形結構;其小開口端與中心孔2相接,長度小于中心孔2直徑。
如圖2所示,密封膠條的凹凸結構1裝壓在包裝箱上箱體4與包裝箱下箱體6邊緣之間,密封膠條受到擠壓后開始變形,膠條開口3夾著包裝箱上箱體卡扣5緊閉,中心孔2變形后向兩側延伸,緩沖整個膠條受到的壓力,阻止密封膠條變形,完成整個密封過程。
本發明在本說明書僅說明了一些優選實施例,并不是對其限制。該領域專業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構思和精神可以在結構上做出各種各樣的變化或修改,因此這些仍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長虹數控機床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柳州長虹數控機床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9376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