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扣式電池及扣式電池集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90781.X | 申請日: | 2013-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06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先文;刁秀蘭;袁中直;劉金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70 | 分類號: | H01M4/7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溫旭 |
| 地址: | 516006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集流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領域,尤其涉及扣式電池。本發明還涉及用于扣式電池的集流器。
背景技術
目前,鋰-二氧化錳電池已經是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必不可少的新能源,而小形的扣式鋰-二氧化錳電池以輕便小巧備受青睞,已被廣泛運用于電器、電子產品中。現有的扣式電池一般由負極底蓋、鋰片、隔膜、電解液、錳片、正極蓋組成。也有些電池在正極蓋與錳片(正極片)之間設編織網作為集流器。然而電池在制作過程中,因生產過程的諸多不穩定因素導致內部各組件接觸不好(有空氣或各組件尺寸公差大導致接觸不好、不充分接觸甚至沒接觸);或電池在放電使用過程中,內部物質的反應使負極鋰的厚度變薄,減薄到一定程度后,內部接觸不良等,即使設有一般的集流網片體或者集流編織網也無法改變扣式電池內部結構和尺寸,無法自動調整內部構件之間的位置關系,因而都會致使電池內阻太高、容量低、電流小,甚至內部物質不能充分放電利用或無電壓的重大缺陷。
其中,為了使正極片的電流匯集到正極蓋,以往的做法是使用在正極片與正極蓋之間涂導電膠、加裝金屬集流網或金屬集流體。一般的金屬集流網是編織網或其他網狀金屬片,沒有伸縮彈性,涂上的導電膠也沒有伸縮彈性,在內部材料消耗之后無法克服內部產生的間隙。金屬集流體是具有凹凸位置的無伸縮彈性的金屬片體。申請號為201020246228.6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扣式鋰電池,包括負極、正極、隔膜、正負極外殼,其中金屬環和集流體為一體設置,形成環網一體化正極環,所述環網一體化正極環底部設置凹凸點;所述環網一體化正極環壓出波浪紋或環狀環紋的形狀。凹凸點或者波浪紋、環紋的作用是多點接觸進行集流,但其仍是堅固的無彈性的結構體,在內部物質消耗后所產生的間隙無法通過內部結構自動吸收。因此,使用一定時間后,固化的結構無法克服內部消耗產生的間隙從而導致內部間隙從而產生高電阻、電流降低、電壓不穩定等缺陷。制作過程出現厚度方向的尺寸誤差也無法通過固化的結構進行吸收而使其內部結構緊密。因此按該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制作的扣式鋰電池具有電阻大、電流電壓不穩定、產品合格率偏低等缺陷。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始終維持電池內部構件彼此緊密接觸從而降低電池內阻、提高放電電流和電池容量的扣式電池。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應用于扣式電池從而可始終維持電池內部構件彼此緊密接觸從而降低電池內阻、提高放電電流和電池容量的扣式電池集流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整體產品技術方案是:一種扣式電池,包括依次疊裝的正極蓋、正極片、隔膜、鋰片、負極蓋,所述正極蓋與正極片之間設有集流網,所述集流網包括多道并行的相對于集流網的基面反復迂回彎曲的集流片。
作為本發明扣式電池的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集流網周邊垂直于所述集流網延伸形成環殼,所述環殼與所述集流網一體成型形成可容納所述正極片的集流罩。
作為本發明扣式電池的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相鄰的集流片彼此分離。
作為本發明扣式電池的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集流片走向為環形或直線形的彈性金屬。
作為本發明扣式電池的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相鄰的集流片的迂回部錯落凸凹,相間的集流片迂回形狀和路徑相同。
作為本發明扣式電池的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集流片的迂回部縱面為腰形、梯形、圓弧形或三角形。
作為本發明扣式電池的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扣式電池是鋰-二氧化錳電池或鋰-二硫化鐵或鋰-亞硫酰氯電池。
為了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具體構件技術方案是:一種扣式電池集流器,所述集流器包括集流網,所述集流網包括多道并行的相對于集流網的基面反復迂回彎曲的集流片。
作為本發明扣式電池集流器的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集流網周邊垂直于所述集流網延伸形成環殼,所述環殼與所述集流網一體成型形成可容納所述正極片的集流罩。
作為本發明扣式電池集流器的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相鄰的集流片彼此分離。
作為本發明扣式電池集流器的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集流片走向為環形或直線形的彈性金屬。
作為本發明扣式電池集流器的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相鄰的集流片的迂回部錯落凸凹,相間的集流片迂回形狀和路徑相同。
作為本發明扣式電池集流器的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集流片的迂回部縱面為腰形、梯形、圓弧形或三角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9078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