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用于微電網的動態等值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90600.3 | 申請日: | 2013-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461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04 |
| 發明(設計)人: | 姚遠;華嘉成;艾芊;方陳;包海龍;時珊珊;劉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電網 動態 等值 方法 | ||
1.一種適用于微電網的動態等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被研究系統內部設置電壓擾動;
步驟2:在擾動期間記錄微電網與上級配電網之間聯絡線的動態響應,所述動態響應包括母線電壓數據以及聯絡線輸送的有功、無功數據,并根據所述動態響應換算得到流過聯絡線的交直軸電流;
步驟3:對微電網系統進行等值,建立微電網等值模型;
步驟4:將步驟2中測得的母線電壓數據作為系統輸入,交直軸電流作為系統的輸出,對選取的非機理傳遞函數模型進行參數辨識;
步驟5:在同樣的激勵下,將實際量測得到的聯絡線的響應與辨識得到的非機理傳遞函數模型的輸出進行比較,進行驗證校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微電網的動態等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采用估計等值法對微電網系統進行等值,其中,估計等值法具體為:
其中,VN為優化的目標函數,y(t)為實際系統輸出,為當前參數下的模型輸出,t為時間序列,N為數據采樣點數,θ為模型參數向量,ε(t|θ)為模型響應和實際響應的誤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9060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