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尼龍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90404.6 | 申請日: | 2013-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503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明(設計)人: | 楊桂生;田文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69/26 | 分類號: | C08G69/26;C08G69/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吳林松 |
| 地址: | 201109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尼龍 共聚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耐高溫尼龍領域,涉及一種耐高溫尼龍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背景
耐高溫尼龍的發展使工農業和民用設施更加的微型化輕量化和動力強勁化成為可能。耐高溫尼龍可以為某些部件帶來更高的耐溫性能,或是干脆替代了金屬原材料來生產這些部件。新型設備的裝置和組件也有用耐高溫尼龍代替金屬和熱固性材料的趨勢。這些都將會加大對耐高溫尼龍材料的需要量,從而帶動市場需求。
PA10T是耐高溫尼龍新品種,其熔點高,吸水率與PA9T相似,且其生產原料癸二胺來自蓖麻油,屬于生物基環保材料,顯示出很強的市場競爭力。但癸二胺價格較高,使得PA10T成本提高。純PA6T熔點為370℃,高于其分解溫度,無使用價值,目前PA6T類高溫尼龍大多數為與PA66、PA6、PA6I的共聚物,該類共聚物存在顏色不好或結晶度低的缺點。
而耐高溫尼龍PA6T/PA10T共聚物具有成本低、吸水率低、結晶度高及機械性能好等優點,且其聚合工藝簡單,適合工業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熔點可調、耐高溫、吸水率低、成本低、機械性能好的耐高溫尼龍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耐高溫尼龍共聚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
其中PA6T鹽和PA10T鹽的總重量份為100份。
進一步,所述的PA6T鹽優選為45-53份;所述的PA10T鹽優選為47-55份;所述的封端劑優選為0.3-0.5份;所述的抗氧劑優選為0.05-0.2份;所述的催化劑優選為0.2-0.5份;所述的成核劑優選為0.1-0.2份;所述的去離子水優選為40-50份,且PA6T鹽和PA10T鹽的總重量份為100份。
所述的封端劑選自苯甲酸、乙酸、丙酸或鄰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優選苯甲酸。
所述的抗氧劑為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1076)、N,N'-雙-(3-(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1098)或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168)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所述的催化劑選自磷酸鈉、磷酸鎂、磷酸鈣、亞磷酸鈉、亞磷酸鎂、亞磷酸鈣,亞磷酸鋅、次亞磷酸鈉、次亞磷酸鎂、次亞磷酸鈣或次亞磷酸鋅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優選次亞磷酸鈉。
所述的成核劑選自鈦白粉、碳酸鈣、滑石粉、蒙脫土、三氧化二鋁、二氧化硅、氧化鎂或硫酸鋇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一種上述耐高溫尼龍共聚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上述配比稱取10-60份PA6T鹽、40-90份PA10T鹽、0.1-1份封端劑、0.02-0.5份抗氧劑、0.1-0.6份催化劑、0.05-0.3份成核劑、30-60份去離子水,其中PA6T鹽和PA10T鹽的總重量份為100份,然后將以上組分加入到高壓反應釜內;
(2)用氮氣置換高壓反應釜內的空氣至少三次,然后通入氮氣作為反應保護氣;升溫至280-330℃,壓力達到1.5-3MPa,通過釋放反應釜內水蒸氣的辦法保持壓力在1.5-3MPa,恒壓反應時間為1-3小時;然后將反應釜內壓力泄壓至常壓,出料,在反應過程中,釜內溫度不超過340℃。
在制備耐高溫尼龍共聚物的過程中,PA6T鹽和PA10T鹽的重量份的比例非常重要。PA6T鹽和PA10T鹽的重量份數多了或少了都達不到本發明制備的耐高溫尼龍共聚物的要求,如果PA6T鹽重量份數高于本技術方案的范圍,則共聚物熔點較高,不易加工,且吸水率大;如果PA6T鹽重量份數低于本技術方案的范圍,則共聚物熔點較低,物料熱變形溫度低,并不屬于耐高溫尼龍范疇。
本發明的優點是提供了耐高溫尼龍共聚物中PA6T鹽和PA10T鹽的具體的重量份數,并提供了制備該共聚物的技術方案,本發明制得的耐高溫尼龍共聚物比PA6T更好的加工性能和更低的吸水率,比PA10T更低的成本,且制備的PA6T/PA10T耐高溫尼龍共聚物具有熔點可調、耐高溫、機械性能好的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904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