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檢測棉花植株對黃萎病抗性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88981.1 | 申請日: | 2013-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027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戴小楓;陳捷胤;李蕾;馬雪峰;桂月晶;孔志強;包郁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王浩然;桑傳標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分子 標記 輔助 育種 檢測 棉花 植株 黃萎病 抗性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檢測棉花植株對黃萎病抗性的方法。
背景技術
棉花黃萎病是世界性的重大植物病害,常年給棉花生產造成10-15%的產量損失,嚴重年份超過全國植棉面積的60%,給棉花生產造成沉重打擊。其病原菌隨種子、殘枝敗葉和土壤傳播,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化學藥物、耕作栽培等手段對其無效,被植物病理界稱為棉花的“癌癥”,成為長期以來懸而未決的世界性難題。培育抗病品種被公認為是解決棉花黃萎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究其一直未能成功的原因是棉花黃萎病的抗性受多個主效基因共同控制的多基因控制遺傳模式,遺傳機制較為復雜(祁偉彥,張永軍,張天真,陳捷胤,戴小楓.基于人工病圃篩選和分子標記輔助的棉花抗黃萎病育種方法研究與應用.分子植物育種,2012,10(5):607-612;蔣鋒,趙君,周雷,郭旺珍,張天真.陸地棉抗黃萎病基因的分子標記定位.中國科學,2009,39(9):849-861;葛海燕,汪業春,郭旺珍,張天真.陸地棉抗黃萎病性狀的遺傳及分子標記研究.棉花學報,2008,20(1):19-22;Jiang?F,Zhao?J,Zhou?L,Guo?WZ,Zhang?TZ.Molecular?mapping?of?Verticillium?wilt?resistance?QTL?on?chromosomes?D7and?D9in?upland?cotton.Science?China?SerC-Life?Science,2009,52(9):872-884;楊昶,郭旺珍,張天真.陸地棉抗黃萎病、纖維品質和產量等農藝性狀的QTL定位.分子植物育種,2007,5(6):797-805),缺乏有效的可用于穩定篩選和準確跟蹤其抗性基因的分子標記,鑒定十分困難,導致棉花抗黃萎病育種進展緩慢。
早在20世紀40年代我國就開始棉花育種,50年代后開展雜交育種,當時棉田病害輕,基本上根據產量表現選育品種。70年代后棉花枯萎病的發生逐漸加重,開始了抗枯萎病育種,但育種技術基本上采用自然感病試驗田進行抗病性鑒定,由于病原菌不足,田間發病不均勻,年份間差異大,育種親本和雜交后代材料鑒定結果不準確,材料當選或淘汰盲目性較大。90年代后黃萎病發生漸趨嚴重,迫切需要培育抗黃萎病品種,但抗病性鑒定與選育仍然采用與抗枯萎病類似的方法,育種效率低,后代材料選擇不準確,育成品種抗病性差,且抗病品種產量較低。
棉花抗黃萎病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已經在纖維品種改良、不育系改良等得到應用,但在抗黃萎病品種選育上由于缺乏穩定可靠、緊密連鎖的分子標記,尚未應用與生產實際。雷蒙德氏棉是對黃萎病高抗的野生棉種,也是栽培棉種陸地棉和海島棉的D染色體組的共同祖先,通過對雷蒙德氏棉基因組抗病基因的分析及其SSR標記的系統開發,可以獲得在栽培棉種中穩定遺傳的抗黃萎病基因簇及其連鎖的SSR標記,進而對棉花育種過程中不同的材料、品系、品種進行早期世代篩選,淘汰不抗病的植株,節約生產成本,提高育種和選擇效率,由此建立高效準確的棉花抗黃萎病選育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檢測棉花植株對黃萎病菌抗性的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檢測棉花植株對黃萎病菌抗性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1)將待測棉花植株的種子用浸種液浸泡;所述浸種液是將死于黃萎病的棉花植株的組織粉碎,用水浸泡,過濾得到的菌懸液;
(2)將浸泡后的種子種植于病圃中;所述病圃是將死于黃萎病的棉花植株的組織粉碎摻入土壤之后構建的;
(3)選擇能夠在病圃中存活的棉花植株作為初篩棉花植株;
(4)分別使用第一引物對和第二引物對初篩棉花植株的基因組DNA進行PCR擴增,得到第一擴增產物和第二擴增產物;第一引物對如SEQ?ID?NO:1和SEQ?ID?NO:2所示,第二引物對如SEQ?ID?NO:3和SEQ?ID?NO:4所示;
如果第一擴增產物中具有SEQ?ID?NO:5所示的核酸且第二擴增產物中具有SEQ?ID?NO:6所示的核酸,則指示待測棉花植株為抗黃萎病植株。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能夠實現對棉花植株對黃萎病菌抗性進行方便、快速地檢測。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898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