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鍋爐脫硝用催化劑層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88741.1 | 申請日: | 2013-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458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亭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登峰熔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8 | 分類號: | B01D53/88;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452476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鍋爐 脫硝用 催化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保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鍋爐脫硝用催化劑層。
背景技術
????為防止鍋爐內煤燃燒后產生過多的NOx污染環境,應對煤進行脫硝處理。分為燃燒前脫硝、燃燒過程脫硝、燃燒后脫硝,鍋爐煙氣的脫硫、脫硝工藝是過程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能源和環境交叉領域,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對于大氣污染目前基本仍處于先污染后治理的狀態。
????目前,作為煙氣凈化方式的選擇性催化還原(SCR)可以取得高達90%?的NOx脫除率,但同時具有投資大、運行費用高的問題,限制了其應用,?而相對較廉價的選擇性非催化還原(SNCR)技術,在大型鍋爐使用中去除效率普遍不高于40%。
????現有技術中的鍋爐脫硝多采用催化還原技術,在整個脫硝裝置中,催化劑層是整個技術的核心,一般分為平板式、蜂窩式、波紋式三種。這三種催化劑層廣泛應用于各種鍋爐的脫硝系統。但是這三種催化劑層的催化效率都不是很高,在使用相同材料的情況下,有必要提供一種催化效率高的催化劑層。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鍋爐脫硝用催化劑層。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鍋爐脫硝用催化劑層,該催化劑層由若干蛇形管組成,所述若干蛇形管從上而下均勻分布在連接中空桿上,所述連接中空桿穿過蛇形管的中間渦狀區可滑動連接在蛇形管上,在所述蛇形管上設有多個通孔,所述通孔沿蛇形管的渦狀線均勻分布。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通孔為圓孔。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通孔的直徑為蛇形管管徑的三分之二。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蛇形管的數量為3根。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創造性地采用多層蛇形管代替傳統的平板式、蜂窩式、波紋式催化劑層,在使用相同材料的情況下,由于其與煙氣接觸面積大,提高了催化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請參閱圖1,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所述一種鍋爐脫硝用催化劑層,該催化劑層由3根蛇形管1組成,所述3蛇形管1從上而下均勻分布在連接中空桿2上,所述連接中空桿2穿過蛇形管1的中間渦狀區可滑動連接在蛇形管1上,在所述蛇形管1上設有多個通孔3,所述通孔3沿蛇形管1的渦狀線均勻分布。
所述通孔3為圓孔,所述通孔3的直徑為蛇形管1管徑的三分之二。
本發明創造性地采用多層蛇形管代替傳統的平板式、蜂窩式、波紋式催化劑層,煙氣先經過上層蛇形管1,從通孔3以及蛇形管1的間隙中流經到中間層的蛇形管1,再流經到最后一根蛇形管1,經過三根蛇形管1后,催化脫硫效果明顯提高。在使用相同材料的情況下,由于其與煙氣接觸面積大,提高了催化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登峰熔料有限公司;,未經鄭州登峰熔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87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循環型滲透壓發電系統
- 下一篇:一種處理化工廠有機廢氣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