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雜曲面無再鑄層單/群孔多工位電火花-電解加工機床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88573.6 | 申請日: | 2013-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119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彥;徐正揚;曲寧松;朱荻;劉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H9/14 | 分類號: | B23H9/14;B23H5/02;B23H5/10;B23H5/14;B23H11/00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雜 曲面 無再鑄層單 群孔多工位 電火花 電解 加工 機床 | ||
1.一種復雜曲面無再鑄層單/群孔多工位電火花-電解加工機床,包括機床本體、陰極系統、工作液循環系統、電源系統(7)和控制系統(6),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系統(7)包括控制電路和輸出電路,所述控制電路根據不同加工需求控制不同波形電源的切換,電源信號經所述輸出電路施加到工具電極(17)和工件(4);所述電源系統采用單回路或多回路供電方式,對工具電極(17)進行獨立供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雜曲面無再鑄層單/群孔多工位電火花-電解加工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系統(7)輸出的電源波形為脈沖波形、直流波形及混合波形或為高低壓復合電源波形,并可根據復合加工需要進行參數的調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雜曲面無再鑄層單/群孔多工位電火花-電解加工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陰極系統包括電極夾持裝置(14)、工具電極(17)、導向裝置(57),所述工具電極(17)的一端被電極夾持裝置(14)夾持,另一端穿過導向裝置(1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雜曲面無再鑄層單/群孔多工位電火花-電解加工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陰極系統包括由多個電極夾持裝置(14)、多根工具電極(17)、分流腔(61)、多工位夾持支座(62)組成的多工位夾持導向系統。
5.根據權利要求1、2、3、4任一項所述的復雜曲面無再鑄層單/群孔多工位電火花-電解加工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電極(17)外壁采用開槽或者螺紋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復雜曲面無再鑄層單/群孔多工位電火花-電解加工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夾持裝置(14)可夾持單個或者多個工具電極(17),也可以為組合式夾持裝置;所述組合式夾持裝置夾持多根工具電極(17)組成的具有不同形狀的電極單元。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雜曲面無再鑄層單/群孔多工位電火花-電解加工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裝置(57)為短粗形或細長形,其截面為圓形、方形及其他形狀。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雜曲面無再鑄層單/群孔多工位電火花-電解加工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液循環系統為:凈液槽(27)中工作液通過電磁換向閥(24)控制,分別從工具電極(17)內部流入加工區域,形成工具電極(17)內沖液和從導流裝置沿工具電極(17)外壁流入加工區域,實現工具電極外沖液;加工后所產生的廢液經排液管(36)從工作槽(25)流至濁液槽(31),再經過濾排后到凈液槽(27)中,從而實現廢液的凈化及工作液的再循環。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雜曲面無再鑄層單/群孔多工位電火花-電解加工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床本體中X向平臺(34)、Y向平臺(47)、工作臺(2)依次安裝在機床底座(32)上,工作臺(2)沿X軸、Y軸方向上的移動;工作臺(2)與X向平臺(34)間安裝有回轉平臺(41),控制工作臺(2)在C軸方向上的轉動;機床主軸(8)沿Z軸方向上下運動,轉盤(36)安裝于機床主軸(8)上,沿B軸方向上的轉動;電極進給裝置(40)安裝在微動平臺(38)上,實現W軸方向上的微進給,電極進給裝置(40)自身可實現工具電極(17)的旋轉及S軸方向上的加工進給。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雜曲面無再鑄層單/群孔多工位電火花-電解加工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床本體中X向平臺(34)、Y向平臺(47)依次安裝在機床底座(32)上,工作臺(2)安裝在X向平臺(34)上,工作臺(2)可沿X軸、Y軸方向的移動;A軸回轉主軸(48)安裝在工作臺(2)上,A軸回轉平臺(49)安裝在A軸回轉主軸(48)上,C軸回轉主軸(51)安裝A軸回轉平臺(49)上、C軸回轉平臺(50)安裝在C軸回轉主軸(51)上,實現工作臺(2)沿A軸、C軸方向上的移動;機床主軸(8)沿Z軸方向上下運動,轉盤(36)安裝于機床主軸(8)上,沿B軸方向上的轉動;電極進給裝置(40)安裝在微動平臺(38)上,實現W軸方向上的微進給,電極進給裝置(40)自身可實現工具電極(17)的旋轉及S軸方向上的加工進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857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抗靜電輸送帶
- 下一篇:一種改進的氨綸紗布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