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除塵除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88459.3 | 申請日: | 2013-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09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詩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智慧城市系統服務(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 | 分類號: | B01D5/00;B01D46/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福田區優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9 | 代理人: | 周丹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除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氣污染治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除塵除霧裝置。
背景技術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對人體危害最大。科學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近年來,PM2.5等微顆粒污染越來越嚴重,導致霧霾天氣逐漸增加,大大危害人類的健康。因此,急需一種除塵除霧裝置以減輕大氣中微顆粒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除塵除霧裝置,其能夠減輕大氣中微顆粒污染。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除塵除霧裝置,其包括:吸收塔,其形成有一收容空間,所述吸收塔還包括至少一入風口以及至少一出風口;以及至少一冷凝板,設置在所述吸收塔的收容空間內,所述冷凝板包括波浪形板體以及設置在板體底部的冷卻管,當霧霾氣體從所述入風口進入所述吸收塔內時,所述冷凝板將所述霧霾氣體液化,使得霧霾氣體中的微粒吸附在液體上并隨著液體排出,從而凈化所述霧霾氣體,且凈化后的霧霾氣體從所述出風口排出。
較優的,所述除塵除霧裝置還包括一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設置在所述吸收塔內,且與所述至少一冷凝板相對設置,用以收集所述至少一冷凝板上的液體。
較優的,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圓柱形塔體,所述入風口設置在塔體頂部,兩個相對的出風口設置在所述塔體底部,所述收集箱設置在所述出風口之間,且與所述入風口正對設置。
較優的,至少兩個所述冷凝板的一端分別嵌合在所述內側壁上,另一端則懸空在所述收容空間內,且所述另一端對正所述收集箱,每個冷凝板與所述塔體的內側壁形成一向下的傾斜角。
較優的,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圓柱形塔體,所述入風口設置在塔體底部,所述出風口設置在所述塔體頂部,所述收集箱設置在所述塔體底部且與所述出風口正對設置,至少兩個所述冷凝板的一端分別嵌合在所述內側壁上,另一端懸空在所述收容空間內,且所述另一端對正所述收集箱,每個冷凝板與所述塔體的內側壁形成一向上的傾斜角。
較優的,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圓柱形塔體,所述入風口設置在塔體底部,至少兩個所述冷凝板兩兩交錯嵌接在所述塔體的內側壁上,所述收集箱設置在塔體底部且與所述冷凝板正對設置。
較優的,所述塔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導流管,所述導流管與所述收集箱連通,且在塔體底部的內側壁上沿徑向設置有一個凸緣,所述凸緣上形成有一個凹槽,所述導流管從所述冷凝板嵌接的位置開始延伸至所述塔體底部的入風口處,以將冷凝板上的液體導流到塔體底部的凸緣凹槽內。
較優的,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多邊形塔體,所述入風口設置在塔體頂部,所述出風口設置在所述塔體底部,所述收集箱設置在所述入風口處且與所述出風口正對設置,每個所述冷凝板呈彎折結構,且至少兩個所述冷凝板間隔并交錯設置在所述吸收塔內,每兩個冷凝板部分相對設置,使得所述霧霾氣體沿著至少兩個U型路徑到達所述收集箱。
較優的,所述冷凝板包括第一冷凝板、第二冷凝板以及第三冷凝板,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并排設置在所述入風口之下,且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之間形成有一間隙,所述間隙與所述入風口正對,所述第三冷凝板設置在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之下,所述第三冷凝板的兩個側邊分別與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的其中一個側邊相對,所述第三冷凝板的底邊與所述入風口正對。
較優的,所述第三冷凝板的底邊上開設有至少兩個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出風口相對,用以將液化的液體排出。
本發明提供的除塵除霧裝置利用冷凝板液化霧霾氣體的原理,將霧霾氣體中的微粒吸附在液化的水分上而排出或收集,因此能夠對霧霾空氣進行凈化,從而減輕大氣中微顆粒污染。而且,該除塵除霧裝置結構簡單,方便用戶操作且節省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除塵除霧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除塵除霧裝置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除塵除霧裝置的冷凝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除塵除霧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除塵除霧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的除塵除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智慧城市系統服務(中國)有限公司,未經智慧城市系統服務(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845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磚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不排泥同步降解污水中碳、氮、磷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