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語音播報溫度的汽車鑰匙鏈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588121.8 | 申請日: | 2013-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434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丁子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4B15/00 | 分類號: | A44B1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東京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高***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語音 播報 溫度 汽車 鑰匙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汽車鑰匙鏈,尤其涉及一種語音播報溫度的汽車鑰匙鏈,屬于鑰匙鏈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家庭都擁有私家汽車,汽車鑰匙成了人們生活出行必不可少、隨身攜帶的物品。汽車鑰匙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可以遠程開啟車門、控制車內設備等,但是目前汽車鑰匙鏈的功能卻非常單一,僅能起到裝飾和掛扣汽車鑰匙的作用。在冬天和夏天的行車途中,車內外溫差較大,通常需要通過車載空調來調節(jié)車內的溫度,但由于行駛過程中直接從車載設備觀察車內溫度十分危險,由于汽車鑰匙是車內最觸手可及的物件,因此需要一種可以語音播報車內溫度的汽車鑰匙鏈。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可以語音播報車內溫度的汽車鑰匙鏈,當在行車過程中需要獲得車內的溫度時,直接通過汽車鑰匙鏈進行車內溫度的語音播報,避免了行駛過程中直接從車載設備觀察溫度時帶來的安全隱患。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語音播報溫度的汽車鑰匙鏈,包括:鑰匙鏈掛繩、鑰匙鏈主體上端和鑰匙鏈主體下端,其特征在于:鑰匙鏈主體上端設有溫度傳感器、播報按鈕、小喇叭和控制單元,控制單元分別與溫度傳感器、播報按鈕和小喇叭電連接。
其中,上述的控制單元由微處理器和紐扣電池構成。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控制單元中的紐扣電池為溫度傳感器、播報按鈕以及微處理器提供電源,通過播報按鈕可以對控制單元中的微處理器發(fā)出控制信號,在控制信號的作用下,溫度傳感器采集車內的溫度,并傳輸給微處理器,微處理器將接受到的溫度信息轉化為語音信息,傳送給小喇叭進行溫度的語音播報。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行車過程中需要獲得車內的溫度時,通過按動汽車鑰匙鏈上的播報按鈕進行車內溫度的語音播報,避免了行駛過程中直接從車載設備觀察溫度時帶來的安全隱患,同時本發(fā)明的一種語音播報溫度的汽車鑰匙鏈也可以用于除了車內其他場合下測量溫度并進行語音播報。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1、鑰匙鏈掛繩,2、鑰匙鏈主體上端,3、鑰匙鏈主體下端,4、溫度傳感器,5、播報按鈕,6、小喇叭,7、控制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包括:鑰匙鏈掛繩1、鑰匙鏈主體上端2和鑰匙鏈主體下端3;鑰匙鏈主體上端1設有溫度傳感器4、播報按鈕5、小喇叭6和控制單元7,控制單元7分別與溫度傳感器4、播報按鈕5和小喇叭6電連接。
其中,控制單元7由微處理器和紐扣電池構成。
在使用中,鑰匙鏈主體下端3用于掛扣汽車鑰匙,鑰匙鏈掛繩1上可以拴掛裝飾部件;汽車的行駛過程中,需要獲得車內的溫度時,不需要通過車載設備觀察車內溫度,直接按下汽車鑰匙鏈上的播報按鈕5,播報按鈕5通過控制單元7中的微處理器向溫度傳感器4發(fā)出控制信號,溫度傳感器4采集車內的溫度后傳輸給控制單元7中的微處理器進行處理,微處理器將接受到的溫度信息轉化為語音信息,傳送給小喇叭6進行溫度的語音播報。車主可以在行駛過程中方便得獲得車內溫度的語音信息,而不用停車或冒險通過調節(jié)車載設備進行觀察,避免了行駛過程中直接從車載設備觀察溫度時帶來的安全隱患;同時,在除了車內的其他場合下也可以直接按下播報按鈕5測量溫度并進行語音播報,十分方便。
以上實施例僅是對本發(fā)明的參考說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內容的任何限制,顯然在本發(fā)明的思想下,可以做出不同形式的結構變更,但這些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之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丁子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丁子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812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